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10-13页
第1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与特征第13-28页
    1.1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第13-25页
        1.1.1 刑法中“占有”的内涵第13-19页
        1.1.2 刑法中“目的”内涵的界定第19-21页
        1.1.3 刑法中“占有对象”内涵的界定第21-25页
    1.2 非法占有目的的特征第25-28页
        1.2.1 占有主体上具有广泛性第25页
        1.2.2 占有客体上具有多样性与现实性第25-26页
        1.2.3 主观上存在排除意思第26页
        1.2.4 主观上存在利用意思第26-27页
        1.2.5 主观上具有目的性第27页
        1.2.6 主观上具有非法性第27-28页
第2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刑法地位第28-38页
    2.1 学说争议及评析第28-31页
        2.1.1 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的观点及理由第28-29页
        2.1.2 非法占有目的“必要说”的观点及理由第29-30页
        2.1.3 “必要说”是我国的应然选择第30-31页
    2.2 我国刑法对非法占有目的规定第31-33页
        2.2.1 刑法分则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范围第31-33页
        2.2.2 司法解释中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第33页
    2.3 非法占有目的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第33-38页
        2.3.1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简介第34页
        2.3.2 非法占有目的与主观方面要件第34-36页
        2.3.3 非法占有目的与客观方面要件第36-38页
第3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第38-46页
    3.1 合理利用刑事推定第38-40页
        3.1.1 适用刑事推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8-39页
        3.1.2 刑事推定的原则第39-40页
    3.2 特殊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第40-46页
        3.2.1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第40-42页
        3.2.2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第42-44页
        3.2.3 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染环境罪立法完善研究
下一篇:财产犯罪中的“财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