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小说的陌生化手法研究
摘要 | 第7页 |
РЕФЕРАТ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注释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感伤的旅行》:讲述体小说 | 第18-36页 |
一.“讲述体小说” | 第18-24页 |
(一)讲述体小说的口语性 | 第19-21页 |
(二)讲述体小说的非情节性 | 第21-24页 |
二.多维度的叙事视角 | 第24-29页 |
(一)对疯癫形象的继承和超越 | 第24-26页 |
(二)叙述主体的“三重性” | 第26-29页 |
三.叙事结构的“延宕” | 第29-33页 |
(一)“位移” | 第29-31页 |
(二)“发现”与“突转”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页 |
注释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动物园》:元小说 | 第36-54页 |
一.一部元小说 | 第36-41页 |
(一)“讲述”或是叙事 | 第37-39页 |
(二)“讲述”之为“讲述” | 第39-41页 |
二.“制动”:加密 | 第41-46页 |
(一)“插笔”与“偏离” | 第42-44页 |
(二)“插笔”与“悬念” | 第44-46页 |
三.“手法的裸露”:解密 | 第46-51页 |
(一)“讽拟” | 第46-49页 |
(二)“游戏”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第三章 《第三工厂》:回忆体小说 | 第54-71页 |
一.“语义的转移” | 第54-60页 |
(一)“隐喻” | 第55-57页 |
(二)“暗示” | 第57-60页 |
二.“蒙太奇”手法 | 第60-64页 |
(一)对比蒙太奇 | 第60-62页 |
(二)平行蒙太奇 | 第62-64页 |
三.“假定性” | 第64-68页 |
(一)假定性情境 | 第65-67页 |
(二)假定性视点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