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毒物学(毒理学)论文

食品中生物毒素类有害物质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生物毒素概述第11-13页
        1.1.1 真菌毒素第11-13页
        1.1.2 细菌毒素第13页
    1.2 真菌毒素样品前处理概述第13-14页
        1.2.1 取样第13页
        1.2.2 样品提取及净化第13-14页
    1.3 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概述第14-16页
        1.3.1 生物检测方法第14页
        1.3.2 薄层色谱法第14-15页
        1.3.3 免疫分析法第15页
        1.3.4 色谱法-质谱法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第16页
    1.5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HPLC-MS/MS检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第17-43页
    2.1 固体及半固体食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第19-31页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9-20页
        2.1.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1.3 实验结果第22-29页
        2.1.4 讨论第29-31页
    2.2 液体食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第31-36页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1-32页
        2.2.2 实验方法第32页
        2.2.3 实验结果第32-36页
        2.2.4 讨论第36页
    2.3 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的建立第36-43页
        2.3.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6-37页
        2.3.2 实验方法第37页
        2.3.3 实验结果第37-41页
        2.3.4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基于GC-MS技术对细菌毒素的代谢组学的初探第43-55页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3-44页
        3.1.1 实验仪器第43-44页
        3.1.2 实验试剂第44页
    3.2 实验方法第44-47页
        3.2.1 实验对象第44页
        3.2.2 内标及衍生化试剂的配置第44-45页
        3.2.3 代谢物的提取第45页
        3.2.4 代谢物的衍生[94]第45页
        3.2.5 GC-MS条件第45-46页
        3.2.6 数据采集及分析第46-47页
    3.3 实验结果第47-53页
        3.3.1 数据的预处理第47-50页
        3.3.2 多元统计分析第50-52页
        3.3.3 方差(ANOVA)分析第52-53页
    3.4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主要简历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促进非诺贝特口服吸收的临床前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