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11页 |
1.2.1 低剖面 | 第9-10页 |
1.2.2 提高增益带宽 | 第10页 |
1.2.3 实现双频段或多频段 | 第10页 |
1.2.4 实现波束控制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来源和创新之处及主要工作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3.2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3.3 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电磁超材料、加载覆层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简介 | 第13-34页 |
2.1 左手材料及其应用简介 | 第13-18页 |
2.1.1 左手材料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2.1.2 左手材料的奇异电磁特性 | 第14-18页 |
2.1.3 左手材料的应用 | 第18页 |
2.2 电磁带隙结构简介及其应用 | 第18-21页 |
2.2.1 光子晶体的基础理论 | 第19页 |
2.2.2 电磁带隙结构的应用 | 第19-21页 |
2.3 频率选择表面及其应用简介 | 第21-27页 |
2.3.1 频率选择表面简介 | 第21-23页 |
2.3.2 频率选择表面的应用 | 第23-25页 |
2.3.3 影响FSS特性的参数 | 第25-27页 |
2.4 加载Metamaterial覆层的高增益、高指向性天线的理论模型 | 第27-32页 |
2.4.1 Fabry-Perot谐振腔模型 | 第27-30页 |
2.4.2 EBG结构缺陷理论模型 | 第30-31页 |
2.4.3 零折射材料汇聚电磁波理论模型 | 第31页 |
2.4.4 漏波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2.4.5 传输线理论模型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2.45 GHz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34-44页 |
3.1 微带天线的原理 | 第34-39页 |
3.1.1 微带天线的结构 | 第34-35页 |
3.1.2 微带天线的馈电 | 第35-36页 |
3.1.3 矩形微带天线的特性参数 | 第36-39页 |
3.2 设计指标和天线几何结构参数的计算 | 第39-40页 |
3.3 微带天线设计优化过程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Metamaterial覆层的高指向性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44-54页 |
4.1 Metamaterial覆层及F-P谐振腔模型的设计 | 第44-47页 |
4.2 加载覆层前后天线性能的对比 | 第47-51页 |
4.3 实物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总结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