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架论文

半挂车车架结构仿生设计与轻量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本课题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半挂车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仿生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第16-17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建模第18-27页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8-20页
        2.1.1 结构离散化第18页
        2.1.2 单元分析第18-19页
        2.1.3 整体分析第19-20页
    2.2 半挂车车架几何建模第20-21页
        2.2.1 模型简化原则第20-21页
        2.2.2 实体模型建立第21页
    2.3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26页
        2.3.1 网格划分原则第22-23页
        2.3.2 ANSYS WORKBENCH Meshing 平台概述第23-24页
        2.3.3 模型导入与修改第24页
        2.3.4 材料属性与单元类型定义第24-25页
        2.3.5 网格的划分与检查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分析第27-35页
    3.1 车架结构静力学分析第27-30页
        3.1.1 载荷处理与约束情况分析第27-28页
        3.1.2 弯曲工况下静力分析第28页
        3.1.3 扭转工况下静力分析第28-29页
        3.1.4 强度与刚度校核第29-30页
    3.2 车架结构模态分析第30-34页
        3.2.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30页
        3.2.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0-31页
        3.2.3 模态分析结果第31-33页
        3.2.4 结果分析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仿生车架设计与分析第35-50页
    4.1 结构仿生学设计基础第35-36页
    4.2 仿生纵梁设计第36-39页
        4.2.1 典型纵梁结构分析第36-37页
        4.2.2 竹子的结构特性第37-38页
        4.2.3 仿生纵梁设计第38-39页
    4.3 纵梁弯曲刚度与扭转刚度对比计算第39-44页
        4.3.1 纵梁前部刚度计算第40-42页
        4.3.2 纵梁后部刚度计算第42页
        4.3.3 纵梁中部刚度计算第42-44页
        4.3.4 计算结果分析第44页
    4.4 仿生车架整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第44-49页
        4.4.1 弯曲工况静力分析第44-45页
        4.4.2 扭转工况静力分析第45-46页
        4.4.3 车架自由模态分析第46-49页
        4.4.4 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第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仿生车架灵敏度分析与轻量化设计第50-59页
    5.1 车架灵敏度分析理论基础第50-54页
        5.1.1 结构设计灵敏度分析第50页
        5.1.2 节点位移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第50-51页
        5.1.3 刚度灵敏度计算第51-52页
        5.1.4 固有频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第52-54页
    5.2 车架结构灵敏度分析第54-55页
        5.2.1 变量选择第54页
        5.2.2 灵敏度分析结果第54-55页
    5.3 仿生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第55-58页
        5.3.1 车身优化设计方法概述第55-56页
        5.3.2 优化变量的选择第56-57页
        5.3.3 优化设计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能效测试与分析
下一篇:A:正线下式车站噪声防治研究--以佛山火车西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