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节庆创新方向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研究的来源与目的 | 第8-9页 |
| (二)研究理论基础和发展动态 | 第9-10页 |
| (三)研究方法、重点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 一、文化再发现:音乐节庆遍地开花 | 第12-22页 |
| (一)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节庆的爆发增长 | 第12-18页 |
| 1.数量激增:持续火爆下多而不盛 | 第13-16页 |
| 2.类型琐碎:市场细分下杂而不兴 | 第16-18页 |
| (二)现实关怀:音乐节“热”背后的隐忧 | 第18-22页 |
| 1.文化缺位:商业运营罔顾其文化内涵 | 第18-20页 |
| 2.定位偏离:品牌意识淡薄与短期举办 | 第20-21页 |
| 3.特色缺失:同质化与伪创新现象严重 | 第21-22页 |
| 二、文化解析: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节庆现象 | 第22-28页 |
| (一)根植民族土壤的节庆运营 | 第22-25页 |
| 1.象征元素:西双版纳告庄音乐节的“柠檬”标识 | 第22-24页 |
| 2.城市定位:滇池五百里音乐节的唯一性 | 第24页 |
| 3.曲折发展:丽江音乐节的前行之路 | 第24-25页 |
| (二)基于云南本土音乐节庆的文化善用与开发 | 第25-28页 |
| 1.歌唱传统:石林情歌节的文化共鸣 | 第25-27页 |
| 2.歌唱生活:糯黑村音乐会的文化分享 | 第27-28页 |
| 三、回归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第28-41页 |
| (一)多元视域下的意识转化 | 第28-36页 |
| 1.多元依托:文化管理者与受众的文化期待 | 第28-32页 |
| 1.1 管理上的引领 | 第28-30页 |
| 1.2 以需求为主的受众分析 | 第30-32页 |
| 2.内容整合与发展:民族文化沃土的巨大宝库 | 第32-36页 |
| 2.1 聚集民族:音乐节的核心竞争力 | 第32-34页 |
| 2.2 品牌构建: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 第34-36页 |
| (二)创新方向:文化支撑音乐,音乐反哺节庆 | 第36-41页 |
| 1.以文化为魂:从文创视角寻求节庆发声 | 第36-37页 |
| 2.音乐为载体:助力民族文化的强力输出 | 第37-39页 |
| 3.节庆为终端:回归平衡充分的时代意义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