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 第10-11页 |
1.1.2 纳米材料对水体的环境危害 | 第11-13页 |
1.1.3 纳米银的应用研究 | 第13页 |
1.1.4 纳米银对水体的环境危害 | 第13-14页 |
1.2 污水处理厂中纳米银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1 纳米银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归趋 | 第14-15页 |
1.2.2 纳米银对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 第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18-28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8-19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1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2 实验装置与运行 | 第19-21页 |
2.2.1 SBR 反应器的构建与运行 | 第19-20页 |
2.2.2 污泥来源及实验用水 | 第20-21页 |
2.3 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24页 |
2.3.1 纳米银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2 纳米银的表征 | 第22-24页 |
2.4 水质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4-28页 |
2.4.1 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及方法 | 第24页 |
2.4.2 好氧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 | 第24-25页 |
2.4.3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 | 第25页 |
2.4.4 蛋白质的测量方法 | 第25页 |
2.4.5 乳酸脱氢酶(LDH)的测量方法 | 第25-26页 |
2.4.6 污泥样品扫描电镜(SEM)的预处理 | 第26页 |
2.4.7 污泥样品透射电镜(TEM)的预处理 | 第26页 |
2.4.8 SBR 系统中 Ag 的测量 | 第26-28页 |
第3章 纳米银短期暴露对 SBR 系统的影响 | 第28-38页 |
3.1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 SBR 系统的影响 | 第28-34页 |
3.1.1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系统 COD 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系统 NH_4~+-N 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3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系统 NO_2~--N 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4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系统 NO_3~--N 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5 纳米银的短期暴露对系统 SOP 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6 纳米银在系统活性污泥和上清液的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3.2 纳米银与银离子的短期暴露对 SBR 系统的影响对比 | 第34-36页 |
3.2.1 纳米银与 Ag~+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纳米银与 Ag~+对 SOP 和 NH_4~+-N 去除的影响 | 第35页 |
3.2.3 纳米银与 Ag~+对出水 NO_2~--N、NO_3~--N 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纳米银的长期暴露对 SBR 系统的影响 | 第38-59页 |
4.1 SBR 反应器的启动 | 第38-39页 |
4.2 长期投加纳米银对 SBR 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52页 |
4.2.1 纳米银对 COD 的去除影响 | 第39-41页 |
4.2.2 纳米银对 NH_4~+-N 的去除影响 | 第41-44页 |
4.2.3 纳米银对出水 NO_2~--N 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4 纳米银对出水 NO_3~--N 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5 纳米银对出水 SOP 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 纳米银对污泥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 纳米银对系统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纳米银对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6 纳米银在系统活性污泥和上清液的分布情况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纳米银的长期暴露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第59-73页 |
5.1 纳米银对微生物菌群形貌的影响 | 第59-64页 |
5.1.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9-61页 |
5.1.2 透射电镜分析 | 第61-64页 |
5.1.3 纳米银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64页 |
5.2 纳米银对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64-72页 |
5.2.1 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 第65-66页 |
5.2.2 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分析 | 第66-69页 |
5.2.3 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69-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