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我国纺织印染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2 印染废水特征 | 第12-13页 |
1.3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20页 |
1.3.1 物理法 | 第13-15页 |
1.3.2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3 生物法 | 第16-18页 |
1.3.4 高级氧化法 | 第18-20页 |
1.4 曝气生物滤池 | 第20-24页 |
1.4.1 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1.4.2 曝气生物滤池污染物去除机理 | 第22-23页 |
1.4.3 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 | 第23-24页 |
1.5 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 第24-25页 |
1.5.1 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联用技术 | 第24页 |
1.5.2 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 | 第24-25页 |
1.6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6.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工艺技术路线及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2.1 现有处理系统问题分析及中试工艺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2.1.1 试验水质 | 第28页 |
2.1.2 现有处理系统的问题及分析 | 第28-29页 |
2.1.3 中试工艺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2.1.4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第31-32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2.3 试验及分析检测方法 | 第33-36页 |
2.3.1 小试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2.3.2 中试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2.3.3 分析检测项目及其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兼氧接触氧化工艺对印染综合废水预处理研究 | 第36-48页 |
3.1 兼氧接触氧化工艺的启动 | 第37-43页 |
3.1.1 兼氧接触氧化工艺的启动方法 | 第37-38页 |
3.1.2 启动期间预处理单元的 pH 值变化情况 | 第38-40页 |
3.1.3 启动期间预处理单元对 CODcr去除情况 | 第40-41页 |
3.1.4 启动期间兼氧预处理单元对试验废水的处理情况 | 第41-42页 |
3.1.5 兼氧预处理单元挂膜情况 | 第42-43页 |
3.2 兼氧接触氧化工艺对废水的预处理 | 第43-46页 |
3.2.1 兼氧接触氧化预处理单元对废水 COD 的去除效果 | 第43-45页 |
3.2.2 兼氧接触氧化预处理单元对硫酸根与硫化物的去除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混凝-接触好氧工艺对印染综合废水的处理研究 | 第48-62页 |
4.1 接触好氧工艺的启动方法 | 第48-51页 |
4.1.1 接触好氧工艺的启动 | 第48-49页 |
4.1.2 启动期间接触好氧单元 pH 值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4.1.3 启动期间接触好氧对废水 COD 的去除情况 | 第50-51页 |
4.2 混凝处理工艺研究 | 第51-57页 |
4.2.1 混凝工艺机理 | 第51-52页 |
4.2.2 试验混凝剂的概述 | 第52-53页 |
4.2.3 混凝处理试验 | 第53-56页 |
4.2.4 混凝剂组合处理试验 | 第56-57页 |
4.3 混凝-接触好氧工艺对废水的处理研究 | 第57-61页 |
4.3.1 混凝-接触好氧工艺对废水 COD 的去除效果 | 第57-59页 |
4.3.2 混凝-接触好氧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情况 | 第59-60页 |
4.3.3 混凝-接触好氧工艺对色度及 SS 的去除情况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两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深度处理研究 | 第62-72页 |
5.1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 | 第62-65页 |
5.1.1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方法 | 第62-63页 |
5.1.2 启动期间对废水 COD 的去除效果 | 第63-65页 |
5.2 两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 第65-70页 |
5.2.1 臭氧投加总量对试验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 | 第65-66页 |
5.2.2 臭氧投加量方式对试验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 | 第66-67页 |
5.2.3 水力停留时间对试验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 | 第67-69页 |
5.2.4 气源对两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耗能影响 | 第69-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中试系统稳定运行情况 | 第72-76页 |
6.1 中试系统稳定运行数据 | 第72-73页 |
6.1.1 中试系统稳定运行期间 COD 处理情况 | 第72页 |
6.1.2 中试系统稳定运行期间色度处理情况 | 第72-73页 |
6.2 中试系统经济技术分析 | 第73-75页 |
6.2.1 中试系统药剂成本分析 | 第73-74页 |
6.2.2 中试系统电耗成本分析 | 第74-7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1. 结论 | 第76-77页 |
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