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式古建木构有限元分析与可靠度评估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材料性能研究 | 第15-18页 |
1.2.2 耐久性研究 | 第18-20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古建木构材料参数 | 第22-34页 |
2.1 含水率 | 第22页 |
2.2 强度 | 第22-23页 |
2.3 弹性模量 | 第23-24页 |
2.4 干缩系数 | 第24-25页 |
2.5 热膨胀系数 | 第25-32页 |
2.5.1 定义 | 第25页 |
2.5.2 研究必要性 | 第25-27页 |
2.5.3 测定方法 | 第27-31页 |
2.5.4 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 第31-32页 |
2.5.5 不同地方木材热膨胀系数的取值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殿堂式木构整体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34-54页 |
3.1 殿堂式木构结构特性 | 第34-37页 |
3.1.1 结构形式 | 第34-36页 |
3.1.2 受力机理 | 第36-37页 |
3.2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37-43页 |
3.2.1 几何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37-39页 |
3.2.2 本构关系 | 第39-40页 |
3.2.3 单元的选取 | 第40-43页 |
3.3 理想模型建立 | 第43-47页 |
3.3.1 荷载及约束条件 | 第44-46页 |
3.3.2 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3.4 建立考虑初始变形的模型 | 第47-48页 |
3.4.1 梁变形模型的尺寸 | 第48页 |
3.4.2 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48页 |
3.5 建立考虑截面损伤的模型 | 第48-53页 |
3.5.1 损伤种类 | 第48-50页 |
3.5.2 考虑损伤的方法 | 第50-51页 |
3.5.3 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51-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古建筑木构件可靠度评估 | 第54-72页 |
4.1 耐久性影响因素 | 第54-59页 |
4.1.1 持续荷载 | 第54-56页 |
4.1.2 腐朽 | 第56-57页 |
4.1.3 虫蛀 | 第57-58页 |
4.1.4 干缩裂缝 | 第58-59页 |
4.2 木构件可靠度评定方法 | 第59-63页 |
4.2.1 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59-61页 |
4.2.2 截面时变模型 | 第61-62页 |
4.2.3 参数确定 | 第62-63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63-71页 |
4.3.1 算例1-文献 | 第63-65页 |
4.3.2 算例2-法兴寺 | 第65-68页 |
4.3.3 算例3-飞云楼 | 第68-71页 |
4.4 可靠度方法优缺点 | 第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72-73页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