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24页 |
1.1 铁氧化物还原 | 第13-15页 |
1.1.1 铁还原微生物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1.1.2 铁还原过程及还原机制 | 第15页 |
1.2 铁氧化物二次成矿 | 第15-18页 |
1.2.1 铁氧化物二次成矿过程 | 第15-16页 |
1.2.2 影响铁氧化物二次成矿的主要因素 | 第16-18页 |
1.3 微生物异化铁还原及二次成矿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和迁移的影响 | 第18-21页 |
1.3.1 异化铁还原及次生铁矿对砷释放的影响 | 第18页 |
1.3.2 异化铁还原及次生铁矿对镉固定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3 异化铁还原及次生铁矿对铅钝化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4 异化铁还原及次生铁矿对铀的价态影响 | 第20-21页 |
1.3.5 异化铁还原及次生铁矿对其它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影响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4 配制水铁矿(2-line ferihydite) | 第25-26页 |
2.1.5 维生素储备液和微量元素储备液配方 | 第26页 |
2.1.6 培养基 | 第26-27页 |
2.1.7 铁标线的配制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2.2.1 铁氧化物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2.2.2 镉的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2.2.3 乙酸的检测方法 | 第29页 |
2.2.4 土壤矿物类型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2.2.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30-32页 |
3 GSS01纯菌体系中水铁矿生物成矿过程对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3.2.1 菌株培养 | 第33页 |
3.2.2 实验体系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3.3.1 磷酸盐对水铁矿生物成矿的影响 | 第34-40页 |
3.3.2 水铁矿生物成矿过程对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 实验小结 | 第43-44页 |
4 土壤体系中水铁矿生物成矿过程对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44-60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4.2.1 菌株培养 | 第44页 |
4.2.2 实验体系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8页 |
4.3.1 水铁矿生物成矿过程及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45-52页 |
4.3.2 水铁矿生物成矿和镉形态转化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52-58页 |
4.4 实验小结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