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监管研究--基于宝利国际事件的案例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2.1 国内研究第12-16页
        1.2.2 国外研究第16-18页
        1.2.3 综述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9-2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第19-21页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 本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第23-2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4-28页
    2.1 博弈论理论第24-25页
        2.1.1 短期博弈过程第24页
        2.1.2 长期博弈过程第24-25页
    2.2 公司治理理论第25-26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5页
        2.2.2 信号传递理论第25页
        2.2.3 公司治理结构与权力配置第25-26页
    2.3 监管理论第26-28页
        2.3.1 监管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第26页
        2.3.2 金融监管第26-27页
        2.3.3 证券市场监管理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宝利国际违规事件及动因分析第28-48页
    3.1 宝利国际违规事件简述第28-32页
        3.1.1 宝利国际公司简介第28-29页
        3.1.2 宝利国际违规事件介绍第29页
        3.1.3 违规行为与过程梳理第29-32页
        3.1.4 处罚决定第32页
        3.1.5 小结第32页
    3.2 宝利国际违规动因分析第32-46页
        3.2.1 疲软、高竞争的行业环境与较低的违规成本诱发违规行为第33-36页
        3.2.2 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使违规进一步实现其可能性第36-40页
        3.2.3 终极控制人所有权过高与较低的董监高薪酬水平促使违规行为不受约束的发生第40-46页
    3.3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宝利国际违规事件的后果分析第48-58页
    4.1 声誉损失第48-53页
    4.2 信用损失第53-57页
        4.2.1 商业信用第53-55页
        4.2.2 银行信用第55-57页
    4.3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上市公司违规的情况研究第58-70页
    5.1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第58-59页
    5.2 上市公司违规原因第59-66页
        5.2.1 行业状况与企业违规相关性第59-60页
        5.2.2 公司财务状况与违规的相关性第60-63页
        5.2.3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违规的相关性第63-66页
    5.3 上市公司违规监管研究第66-70页
        5.3.1 我国监管模式的优点第66-67页
        5.3.2 我国监管模式的不足第67-70页
第六章 政策建议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时间序列的不可逆性和置换熵研究
下一篇: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