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报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数字图像技术发展现状第9-10页
        1.2.2 自动报靶系统发展现状第10-12页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1.4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第13-14页
2 系统工作原理和框架设计第14-18页
    2.1 系统设计要求第14页
    2.2 总体工作原理第14-15页
    2.3 系统硬件选型第15-17页
        2.3.1 图像采集模块第15-16页
        2.3.2 图像传输模块第16页
        2.3.3 单靶位报靶模块第16-17页
    2.4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第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 靶位识别及初始信息提取算法研究第18-35页
    3.1 数字图像获取第18-19页
    3.2 靶位识别第19-27页
        3.2.1 图像分割第19-22页
        3.2.2 靶位粗提取第22-24页
        3.2.3 形态学滤波处理第24-26页
        3.2.4 区域标记第26-27页
    3.3 靶位初始信息提取第27-34页
        3.3.1 获取校正系数第27-31页
        3.3.2 靶环圆心半径计算第31-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弹孔检测识别及环值判定算法研究第35-46页
    4.1 弹孔检测第35-39页
        4.1.1 帧间差分处理第35-37页
        4.1.2 快速检测第37-38页
        4.1.3 二次检测第38-39页
        4.1.4 尖峰判断第39页
    4.2 弹孔识别第39-42页
        4.2.1 差分图像二值化第39-41页
        4.2.2 滤波处理第41页
        4.2.3 区域标记第41页
        4.2.4 特征值匹配识别弹孔第41-42页
    4.3 环值判定第42-44页
        4.3.1 校正弹孔第42页
        4.3.2 环值判定方式第42-43页
        4.3.3 环值计算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自动报靶系统软件设计第46-55页
    5.1 图像采集第46-49页
        5.1.1 图像获取第46-47页
        5.1.2 图像解码显示第47-48页
        5.1.3 函数封装第48-49页
    5.2 图像处理第49-52页
    5.3 语音报靶第52页
    5.4 上位机管理系统第52-53页
    5.5 多靶位实现方式第53-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第55-58页
    6.1 自动报靶实验过程第55页
    6.2 报靶结果分析第55-57页
    6.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7 工作总结和展望第58-60页
    7.1 工作总结第58-59页
    7.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IBR的2D转3D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源代码的软件可维护性度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