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创新 | 第13-20页 |
一、社会治理格局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 | 第13-15页 |
(一) 社会治理中的政府 | 第13-14页 |
(二) 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 | 第14页 |
(三) 社会组织的治理地位的再认识 | 第14-15页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建构的创新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地位 | 第15-20页 |
(一) 社会治理创新中各主体间关系 | 第15-16页 |
(二)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创新的主要含义 | 第16-17页 |
(三)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优化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条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各种理论模式及其实践的反思 | 第20-32页 |
一、行政集权体制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 第20-22页 |
(一) 行政集权体制 | 第20-21页 |
(二) 行政集权体制中的社会组织 | 第21页 |
(三) 行政集权体制下政府与社会组织 | 第21-22页 |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 第22-26页 |
(一) 新公共管理与“组织再造”理论 | 第22-23页 |
(二) 新公共管理改革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三) 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 | 第24-26页 |
三、“治理与善治”理论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作 | 第26-28页 |
(一) 治理与善治 | 第26-27页 |
(二) 治理理论下的社会治理 | 第27页 |
(三) 善治理论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互动 | 第27-28页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服务 | 第28-31页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8-29页 |
(二) 新公共服务下的公民参与 | 第29-30页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政府的角色扮演 | 第30-31页 |
五、一个基本结论:理论与实践模式的选择标准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一、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界定尚未清晰 | 第32-34页 |
(一)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职能模糊的成因 | 第32-33页 |
(二)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职能模糊的体现 | 第33-34页 |
二、社会治理中的权力过度集中于政府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 第34-36页 |
(一) 传统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过度集权 | 第34-35页 |
(二) 我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控制与管理 | 第35-36页 |
三、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资源配置不对称 | 第36-38页 |
(一) 旧体制的资源配置不均 | 第36-37页 |
(二) 资源的配置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37-38页 |
四、社会治理中政府的行政手段仍然是主要的调控方式 | 第38-39页 |
(一) 社会治理中政府的行政手段 | 第38页 |
(二) 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行为模式 | 第38-39页 |
五、行政过度集权的体制改革仍然有待深入 | 第39-41页 |
(一) 我国对于让权放权的改革 | 第39页 |
(二) 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疑虑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探索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的优化 | 第41-49页 |
一、解放思想,转变社会治理观念 | 第41-42页 |
(一) 传统的“父爱式”政府 | 第41页 |
(二) 从思想上克服全能政府 | 第41-42页 |
二、明晰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内涵和职能边界 | 第42-44页 |
(一) 政府社会治理职能转变 | 第42-43页 |
(二)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互动 | 第43-44页 |
三、合理配置社会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力关系 | 第44-45页 |
(一) 政府应扮演的权力角色 | 第44-45页 |
(二) 社会组织权力的法律保障 | 第45页 |
四、建立社会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间对称的资源配置关系 | 第45-47页 |
(一) 利益的博弈与调试 | 第45-46页 |
(二) 寻求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 | 第46-47页 |
五、创新社会协同方式,改变社会治理中对行政手段调控方式的过度依赖 | 第47-49页 |
(一) 从各行其是到协同配合 | 第47-48页 |
(二) 改革行政手段,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