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次第7-9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9-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论文结构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构思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研究构思第14-15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30页
    2.1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相关研究回顾第16-19页
        2.1.1 信用的内涵第16页
        2.1.2 监管的内涵第16-17页
        2.1.3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内涵第17-19页
    2.2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第19-25页
        2.2.1 政府信用监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2.2 企业信用监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2.2.3 个人信用监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2.3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影响因素具体维度的相关研究第25-29页
        2.3.1 监管主体第25-26页
        2.3.2 监管手段第26-27页
        2.3.3 监管环境第27-29页
    2.4 相关文献评述第29-30页
3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影响因素的初步构建第30-34页
    3.1 访谈研究的目的第30页
    3.2 访谈研究的实施第30-31页
    3.3 访谈结果的内容分析第31-34页
4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与分析第34-52页
    4.1 问卷设计第34-36页
    4.2 问卷调查的实施及基本情况第36-37页
        4.2.1 问卷调查的实施第36页
        4.2.2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36-37页
    4.3 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第37-52页
        4.3.1 样本描述第37-38页
        4.3.2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现状的评价分析第38-42页
        4.3.3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2-47页
        4.3.4 相关分析第47-48页
        4.3.5 回归分析第48-52页
5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第52-58页
    5.1 研究结论第52-53页
        5.1.1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现状第52页
        5.1.2 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影响因素第52-53页
    5.2 研究的实践启示第53-58页
        5.2.1 以多元监管为中心,加强不同主体对社会信用的监管第54-55页
        5.2.2 以信息公开为重点,保证信用信息的公开实效第55页
        5.2.3 以软硬件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监督制约作用第55-56页
        5.2.4 以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第56-58页
6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58-60页
    6.1 研究局限第58页
    6.2 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69页
作者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下一篇: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