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 第10-12页 |
·休闲时代的来临 | 第12-13页 |
·研究动机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6页 |
·老龄化的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老年人的界定 | 第16-17页 |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老年人精神心理方面的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老年人休闲行为 | 第21-25页 |
·休闲行为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休闲活动对老年人的影响 | 第22-24页 |
·老年人休闲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 | 第24-25页 |
·老年人休闲制约 | 第25-36页 |
·休闲制约的起源及名词解释 | 第25-26页 |
·休闲制约的定义 | 第26-27页 |
·休闲制约的类型 | 第27-29页 |
·休闲制约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休闲制约与休闲活动参与之间的关系 | 第30-32页 |
·国内外休闲制约相关研究与结果 | 第32-3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6-48页 |
·研究架构及研究假设 | 第36页 |
·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 第36-40页 |
·抽样对象的选择 | 第36-37页 |
·抽样方法 | 第37页 |
·问卷设计 | 第37-40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40-46页 |
·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 | 第41页 |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 第41页 |
·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 | 第41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第41-42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 第42-46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 | 第46页 |
·研究流程图 | 第46-48页 |
4 研究分析 | 第48-86页 |
·样本描述 | 第48-49页 |
·老年人休闲参与现状 | 第49-57页 |
·老年人休闲时间状况 | 第49-55页 |
·老年人休闲空间分析 | 第55页 |
·老年人休闲使用交通方式 | 第55-56页 |
·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 第56页 |
·老年人休闲活动偏好与实际参与情况 | 第56-57页 |
·老年人休闲制约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57-58页 |
·制约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8-59页 |
·老年人休闲制约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9-64页 |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老年人休闲制约差异研究 | 第64-83页 |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老年人内部休闲制约差异研究 | 第64-73页 |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老年人外部休闲制约差异研究 | 第73-83页 |
·基于 EUH 的老年人休闲制约因素分析 | 第83-86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86-92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老年人休闲参与状况 | 第86页 |
·老年人休闲制约模型 | 第86页 |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老年人制约因素的影响 | 第86-87页 |
·参与程度对老年人休闲制约因素的影响 | 第87页 |
·建议 | 第87-88页 |
·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入手解决我国的老龄问题,加强对“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宣传引导 | 第87-88页 |
·进一步完善与建立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 | 第88-92页 |
·加强与完善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设施建设 | 第89-90页 |
·积极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为老服务体系 | 第90-92页 |
6 研究贡献、不足及展望 | 第92-94页 |
·文章贡献 | 第92页 |
·文章不足 | 第92页 |
·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附录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