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氮杂卡宾介绍 | 第13-16页 |
1.3 氮杂卡宾金属配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 第16-22页 |
1.3.1 通过氮杂卡宾的二聚烯烃为原料制备 | 第17-18页 |
1.3.2 通过基团保护的氮杂卡宾为原料制备 | 第18-19页 |
1.3.3 通过游离氮杂卡宾与金属配合制备 | 第19-20页 |
1.3.4 利用咪唑盐与金属盐一锅法制备 | 第20-21页 |
1.3.5 利用氮杂卡宾过渡金属交换制备 | 第21-22页 |
1.4 氮杂卡宾金配合物的制备 | 第22-25页 |
1.4.1 用游离态氮杂卡宾来制备氮杂卡宾金配合物 | 第23页 |
1.4.2 利用转金属制备氮杂卡宾金配合物 | 第23-25页 |
1.5 氮杂卡宾银、铜配合物的合成 | 第25-26页 |
1.6 氮杂卡宾铜族配合物的催化反应 | 第26-30页 |
1.6.1 通过金卡宾机理的反应 | 第26-27页 |
1.6.2 通过联烯机理的反应 | 第27-28页 |
1.6.3 氮杂卡宾金催化碳氢活化反应 | 第28-29页 |
1.6.4 氮杂卡宾金催化氧化反应 | 第29页 |
1.6.5 氮杂卡宾金催化[4+2]环加成反应 | 第29-30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30-32页 |
1.7.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30-31页 |
1.7.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氮杂卡宾金配合物催化的串联 D-A 反应 | 第32-78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邻苯碳醌(o-QDM) | 第32-36页 |
2.2.1 邻苯碳醌(o-QDM)介绍 | 第32-34页 |
2.2.2 邻苯碳醌(o-QDM)的生成方法 | 第34-36页 |
2.3 串联的 D-A 反应 | 第36-39页 |
2.3.1 串联反应的介绍 | 第36-37页 |
2.3.2 串联的 D-A 反应 | 第37-39页 |
2.4 金属催化芳醛 D-A 反应的尝试 | 第39-45页 |
2.5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5-47页 |
2.6 底物拓展 | 第47-51页 |
2.7 底物的衍生化应用研究 | 第51-54页 |
2.8 机理讨论 | 第54-55页 |
2.9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2.9.1 2-芳基乙炔基苯甲醛衍生物的合成 | 第55页 |
2.9.2 NHC-Au 催化串联 D-A 反应的基本操作 | 第55-56页 |
2.9.3 产物逆 D-A 反应的基本操作 | 第56-57页 |
2.10 谱图数据 | 第57-77页 |
2.11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章 末端烯烃的催化官能团化反应 | 第78-90页 |
3.1 引言 | 第78-80页 |
3.2 金催化烯烃与芳基硼酸的碳杂化尝试 | 第80-84页 |
3.2.1 链状烯烃与金催化剂的筛选 | 第80-82页 |
3.2.2 条件优化 | 第82-84页 |
3.3 催化烯烃与卤素的胺卤化尝试 | 第84-87页 |
3.3.1 不同金属催化剂与氧化剂的探索 | 第84-86页 |
3.3.2 溶剂的筛选 | 第86-87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87页 |
3.4.1 烯烃与苯硼酸反应的基本操作 | 第87页 |
3.4.2 NBS 参与溴胺化反应的基本操作 | 第87页 |
3.5 谱图数据 | 第87-8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2页 |
附录一、化合物一览表 | 第102-108页 |
附录二、代表化合物谱图 | 第108-1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