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积水地段公路路基基底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风积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固结沉降理论与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内蒙古风积沙特性研究 | 第17-28页 |
2.1 风积沙的物理特性 | 第18-22页 |
2.1.1 粒度分析 | 第18-20页 |
2.1.2 比重 | 第20页 |
2.1.3 相对密度 | 第20-21页 |
2.1.4 毛细水上升高度 | 第21-22页 |
2.1.5 渗透性能 | 第22页 |
2.2 风积沙的化学特性 | 第22页 |
2.3 风积沙的力学特性 | 第22-26页 |
2.3.1 击实特性 | 第22-23页 |
2.3.2 强度特性 | 第23-25页 |
2.3.3 变形特性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风积沙处理不良路基基底方案研究 | 第28-42页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8-31页 |
3.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31页 |
3.1.2 工程沿线低洼积水路段调查 | 第31页 |
3.2 不良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第31-35页 |
3.3 风积沙处理基底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3.4 基底处治方案 | 第37-41页 |
3.4.1 铺设碎石渣垫层 | 第37-38页 |
3.4.2 铺设风积沙垫层 | 第38-39页 |
3.4.3 铺设土工格室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不良地基路段风积沙路基适宜结构体系分析 | 第42-59页 |
4.1 风积沙路基结构体系组成及其功能 | 第42-43页 |
4.2 风积沙路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9页 |
4.2.1 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44-46页 |
4.2.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46-49页 |
4.3 风积沙路基沉降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55页 |
4.3.1 路基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49-54页 |
4.3.2 路基材料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河套地区风积沙路基适宜结构体系推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风积沙处理路基基底沉降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 第59-73页 |
5.1 风积沙处理路基基底沉降计算 | 第59-65页 |
5.1.1 风积沙路基沉降机理 | 第59-61页 |
5.1.2 基于有限元的风积沙路基沉降计算 | 第61-62页 |
5.1.3 三种基底处治方案路基沉降计算结果 | 第62-65页 |
5.2 风积沙处理路基基底路基稳定性分析 | 第65-70页 |
5.2.1 风积沙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特点 | 第65页 |
5.2.2 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65-66页 |
5.2.3 边坡破坏判别标准 | 第66-67页 |
5.2.4 三种基底处治方案的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67-70页 |
5.3 三种基底处治方案综合对比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风积沙处理不良路基基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73-82页 |
6.1 基底处治方案施工工艺 | 第73-76页 |
6.1.1 碎石渣垫层处治 | 第73-74页 |
6.1.2 风积沙垫层处治 | 第74-75页 |
6.1.3 土工格室沙垫层处治 | 第75-76页 |
6.2 风积沙路基基底质量控制 | 第76-81页 |
6.2.1 原材料技术指标控制 | 第76-77页 |
6.2.2 路基承载能力控制 | 第77-8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风积沙路基沉降观测及综合评价 | 第82-99页 |
7.1 试验路段路基沉降观测 | 第82-90页 |
7.1.1 试验路段概况 | 第82-83页 |
7.1.2 观测方案 | 第83-85页 |
7.1.3 观测结果 | 第85-90页 |
7.2 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第90-96页 |
7.2.1 工后沉降推算 | 第90-93页 |
7.2.2 实测沉降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第93-96页 |
7.3 试验段沉降规律综合评价 | 第96-9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9-10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9-10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