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危机 | 第14-24页 |
一、新媒体环境 | 第14-17页 |
(一) 新媒体的涵义 | 第14页 |
(二) 新媒体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 新媒体带来的舆论环境变迁 | 第15-17页 |
二、舆论危机 | 第17-20页 |
(一) 舆论及危机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舆论危机概念及特点 | 第18-19页 |
1、舆论危机 | 第18页 |
2、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危机现状及特点 | 第18-19页 |
(三) 舆论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19-20页 |
三、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的意义 | 第20-24页 |
(一) 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塑造政府的公信力 | 第20-21页 |
(二) 主导社会舆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21-22页 |
(三) 保障公民知情权,推动政府文明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现状 | 第24-27页 |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舆论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一) 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 | 第24页 |
(二)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 第24-25页 |
(三) 缺乏恰当的应对措施 | 第25页 |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舆论危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一) 危机发生前政府舆论引导的不重视 | 第25-26页 |
(二) 危机发生后的舆论引导不及时,不公开 | 第26页 |
(三) 危机发生中媒体的自律意识和新闻队伍的整体媒介素养不高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以南京彭宇案和“中石油大连漏油门”事件为例 | 第27-31页 |
一、“南京彭宇案” | 第27-29页 |
(一) 案件经过 | 第27-28页 |
(二) 案件引发的舆论导向启示 | 第28-29页 |
二、“中石油大连漏油门”事件 | 第29-31页 |
(一) 事件概述 | 第29-30页 |
(二) 事故引发的思考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策略 | 第31-40页 |
一、主动引导舆论,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31-35页 |
(一) 巩固和扩大主流意识,加强舆论危机前的政府建设 | 第31-32页 |
(二) 主动设置议程,注重在舆论危机发生中的舆论引导 | 第32-33页 |
(三) 加强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新媒体 | 第33页 |
(四) 加强舆论引导效果,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塑造 | 第33-35页 |
二、正确引导舆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维护公众利益 | 第35-37页 |
(一) 尊重媒体实时监督,维护民意要求 | 第35-36页 |
(二) 重视新媒体的表达,公共管理机制的建立 | 第36-37页 |
三、有效地处理不实舆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第37-40页 |
(一) 杜绝谣言,还原事件真相 | 第37-38页 |
(二) 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避免不实传闻扩散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