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研究的问题与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 就业形势的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2. 养老保险状况的文献回顾 | 第17-18页 |
3. 养老保险与就业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18-19页 |
4. 简短评述 | 第19-21页 |
(四)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二、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 第22-35页 |
(一)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1. 理论基础 | 第22页 |
2.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3-2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三) 变量及其测量 | 第26-31页 |
1. 自变量 | 第26页 |
2. 因变量 | 第26-31页 |
(四) 资料收集 | 第31-35页 |
1.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31-33页 |
2. 调查的实施 | 第33-35页 |
三、养老保险观念对“知识型”劳动力初次就业的影响 | 第35-47页 |
(一) 养老保险观念对初次就业准备的影响 | 第35-38页 |
1. 养老保险观念与就业压力 | 第35-36页 |
2. 养老保险观念与求职主动性 | 第36-37页 |
3. 养老保险观念与求职意愿 | 第37-38页 |
(二) 养老保险观念对初次择业经历的影响 | 第38-42页 |
1. 养老保险观念与就业信息获取途径 | 第38-39页 |
2. 养老保险观念与简历投递 | 第39-40页 |
3. 养老保险观念与应聘面试 | 第40页 |
4. 养老保险观念与求职经济成本 | 第40-41页 |
5. 养老保险观念与求职时间成本 | 第41-42页 |
(三) 养老保险观念对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 | 第42-45页 |
1. 养老保险观念与单位性质 | 第42-43页 |
2. 养老保险观念与岗位类别 | 第43-44页 |
3. 养老保险观念与月薪 | 第44页 |
4. 养老保险观念与工作满意度 | 第44-45页 |
(四) 养老保险观对初次就业行为的主客观影响归纳 | 第45-47页 |
四、养老保险状况对在职“知识型”劳动力择业行为的影响 | 第47-55页 |
(一) 养老保险状况对职业意愿的影响 | 第47-49页 |
1. 养老保险状况与职业生涯规划 | 第47-48页 |
2. 养老保险状况与职业期待吻合度 | 第48-49页 |
3. 养老保险状况与职业价值取向 | 第49页 |
(二) 养老保险状况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1. 养老保险状况与单位更换频率 | 第49-50页 |
2. 养老保险状况与单位更换方式 | 第50页 |
3. 养老保险状况与单位更换原因 | 第50-51页 |
4. 养老保险状况与职业风险 | 第51-52页 |
(三) 养老保险状况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 第52-54页 |
1. 单位性质对养老保险状况的影响 | 第52-53页 |
2. 养老保险状况与工作岗位 | 第53页 |
3. 养老保险状况与工作满意度 | 第53-54页 |
(四) 养老保险状况对择业行为的主客观影响归纳 | 第54-55页 |
五、基于研究结果的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一) 树立“知识型”劳动力正确的养老观念和就业观念 | 第55-56页 |
(二) 加大养老观宣传力度,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 | 第56页 |
(三) 提高初次就业“知识型”劳动力就业效率 | 第56页 |
(四) 改善在职“知识型”劳动力的择业取向偏差 | 第56-58页 |
六、研究结论与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58-61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二)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 第64-70页 |
附录2 | 第70-77页 |
附录3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