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1 前言 | 第7-12页 |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 1.2.1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 | 第7-8页 |
| 1.2.2 持球突破技术的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 1.2.3 对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 | 第10-1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 2.1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 2.2 访谈法 | 第12页 |
| 2.3 观察法 | 第12页 |
| 2.4 逻辑分析法 | 第12页 |
| 2.5 实验研究法 | 第12-16页 |
| 2.5.1 实验对象 | 第13页 |
| 2.5.2 测试仪器和软件 | 第13页 |
| 2.5.3 测试方法 | 第13-1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32页 |
| 3.1 动作时相划分及相关概念说明 | 第16-17页 |
| 3.2 持球突破技术动作不同时相的运动学特征 | 第17-24页 |
| 3.2.1 顺步持球突破 | 第18-21页 |
| 3.2.2 交叉步持球突破 | 第21-24页 |
| 3.3 持球突破动作不同时相动力学特征 | 第24-28页 |
| 3.3.1 顺步持球突破三维力一时间曲线变化分析 | 第25-26页 |
| 3.3.2 交叉步持球突破三维力一时间曲线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 3.4 顺步持球突破与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 3.4.1 运动学 | 第28-29页 |
| 3.4.2 动力学 | 第29页 |
| 3.5 持球突破技术动作与运动损伤的关系的探讨 | 第29-32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2-34页 |
| 4.1 结论 | 第32-33页 |
| 4.2 建议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