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粮食企业领导经济责任高风险点审计研究--以中谷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0-11页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1页
        1.2.3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3 文献评述第1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1.4.3 可行性分析第15-16页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5.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16页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 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第17-18页
        2.1.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17页
        2.1.2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第17页
        2.1.3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第17页
        2.1.4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与客体第17-18页
        2.1.5 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第18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8-19页
        2.2.2 权力制衡理论第19页
        2.2.3 企业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第19-20页
    2.3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第20-21页
        2.3.1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含义第20-21页
        2.3.2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作用及要求第21页
        2.3.3 企业领导经济责任高风险点第21页
    2.4 粮食企业领导经济责任的特殊性第21-23页
        2.4.1 粮食企业的经营特点第21页
        2.4.2 粮食企业领导经济责任的特殊性第21-22页
        2.4.3 粮食企业领导经济责任高风险点关注的必要性第22-23页
第3章 案例背景及高风险点的确认第23-38页
    3.1 中谷公司介绍及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第23-25页
        3.1.1 中谷公司简介与背景第23-24页
        3.1.2 中谷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第24页
        3.1.3 审计依据及目的第24-25页
    3.2 中谷领导经济责任高风险点的识别依据第25-27页
        3.2.1 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识别第25页
        3.2.2 依据中谷集团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识别第25-26页
        3.2.3 依据以往审计经验识别第26-27页
        3.2.4 依据专家意见识别第27页
    3.3 中谷领导经济责任高风险点的确认第27-38页
        3.3.1 存货管理风险确认第27-34页
        3.3.2 物流环节高风险点确认第34-36页
        3.3.3 工程环节高风险点确认第36-38页
第4章 高风险点的审前准备与审计实施第38-47页
    4.1 审计项目前期准备第38-39页
        4.1.1 组建审计小组第38-39页
        4.1.2 制定审计方法第39页
        4.1.3 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初步沟通第39页
        4.1.4 了解粮食企业相关政策第39页
    4.2 高风险点的审计实施第39-47页
        4.2.1 存货的审计实施第39-44页
        4.2.2 物流环节的审计实施第44-45页
        4.2.3 工程环节的审计内容第45-47页
第5章 结论与管理建议第47-53页
    5.1 高风险区域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第47-48页
        5.1.1 存货管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第47页
        5.1.2 物流管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第47页
        5.1.3 工程管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第47-48页
    5.2 关于加强风险点管理的总体建议第48-49页
        5.2.1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第48页
        5.2.2 加强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度第48-49页
        5.2.3 加强任中审计管理与自我检查第49页
    5.3 关于加强风险点管理的具体建议第49-53页
        5.3.1 加强存货管理第49-51页
        5.3.2 加强物流管理第51-52页
        5.3.3 加强工程管理第52-53页
第6章 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审计实现公私合作(PPP)项目信任补偿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改进研究--以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