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社会性别概述 | 第14-17页 |
2.1.1 社会性别的内涵与起源 | 第14-15页 |
2.1.2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 第15-16页 |
2.1.3 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2.1.4 研究社会性别的意义 | 第17页 |
2.2 和谐思想和和谐家庭 | 第17-18页 |
2.2.1 和谐思想 | 第17-18页 |
2.2.2 和谐家庭 | 第18页 |
2.3 性别平等概述 | 第18-22页 |
2.3.1 性别平等的定义与内涵 | 第18-19页 |
2.3.2 男女两性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19-20页 |
2.3.3 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 | 第20页 |
2.3.4 性别平等的社会意义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蒙古国性别平等的现状 | 第22-28页 |
3.1 蒙古国性别平等的政策 | 第22-24页 |
3.2 蒙古国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2.1 政治参与的平等状况 | 第25-26页 |
3.2.2 劳动的性别分工 | 第26-27页 |
3.2.3 文化观念的滞后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蒙古国在性别平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2页 |
4.1 蒙古国在性别平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4.1.1 性别出生比失衡 | 第28页 |
4.1.2 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性别模式 | 第28页 |
4.1.3 就业领域的性别差异 | 第28页 |
4.1.4 市场化中的性别不平等 | 第28-29页 |
4.2 蒙古国男女社会性别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9-32页 |
4.2.1 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29页 |
4.2.2 蒙古国女性意识的缺乏 | 第29-30页 |
4.2.3 蒙古国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 第30页 |
4.2.4 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 第30页 |
4.2.5 阶层分化的影响 | 第30页 |
4.2.6 教育发展观念存在的性别歧视 | 第30-32页 |
第五章 促进蒙古性别平等发展的建议 | 第32-36页 |
5.1 个人方面 | 第32-33页 |
5.1.1 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主体意识 | 第32页 |
5.1.2 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 | 第32-33页 |
5.2 政府方面 | 第33-34页 |
5.2.1 实现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 第33页 |
5.2.2 政府要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 | 第33页 |
5.2.3 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33-34页 |
5.2.4 发挥蒙古国政府职能,规范、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 | 第34页 |
5.2.5 充分发挥蒙古国妇女组织的作用以推进男女的平等 | 第34页 |
5.3 促进蒙古国性别平等对蒙古国发展的影响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