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3页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0.2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1页
    0.3 创新与不足第11-13页
1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案例介绍第13-20页
    1.1 银行间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概述第13-14页
    1.2 富滇银行概况第14-17页
        1.2.1 富滇银行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2.2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发展第15-17页
    1.3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过程介绍第17-20页
2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案例分析第20-32页
    2.1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的具体表现第20-24页
        2.1.1 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丙类账户设立不规范第20-21页
        2.1.2 银行债券 T+0 结算方式存在漏洞第21-24页
        2.1.3 前中后台的相互勾结第24页
    2.2 富滇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违规操作诱因分析第24-32页
        2.2.1 对丙类账户管理不规范第24-29页
        2.2.2 缺乏有效的银行内控制度第29-30页
        2.2.3 对银行操作风险的防控认识不足第30-31页
        2.2.4 对员工的教育管理不到位第31-32页
3 完善商业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对策建议第32-38页
    3.1 完善对丙类账户的监管第32-33页
        3.1.1 加大对丙类账户的清理整顿力度第32页
        3.1.2 加强丙类账户的准入管理第32-33页
        3.1.3 规范丙类账户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第33页
        3.1.4 理顺监管体制,对丙类账户直接监管第33页
    3.2 充分发挥中央结算机构的监管功能第33-34页
    3.3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第34页
    3.4 加强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第34-37页
        3.4.1 操作风险的识别第34-35页
        3.4.2 操作风险的评估第35-36页
        3.4.3 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缓释第36页
        3.4.4 操作风险的监测与报告第36-37页
    3.5 加强职工教育管理第37-38页
结论与启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银行南京分行“蕴通账户”案例分析
下一篇:交通银行锦州分行企业现金管理业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