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企业R&D投资的非融资因素影响 | 第10-12页 |
1.2.2 企业R&D投资的融资因素影响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融资约束与企业R&D投资的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融资约束 | 第15页 |
2.1.2 R&D投资 | 第15-16页 |
2.1.3 高新技术企业 | 第16页 |
2.2 企业R&D投资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2.2.1 R&D活动的阶段分析 | 第16页 |
2.2.2 R&D投资特征 | 第16-17页 |
2.3 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2.3.1 信息不对称下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2 委托代理问题下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 第19页 |
2.3.3 优序融资下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4 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融资现状 | 第21-26页 |
3.1 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现状 | 第21-23页 |
3.1.1 我国R&D 经费支出规模巨大,而投入强度不足 | 第21-22页 |
3.1.2 高新技术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主体地位不突出 | 第22-23页 |
3.2 高新技术企业R&D融资现状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融资约束指数的构建 | 第26-30页 |
4.1 模型建构与变量设计 | 第26-27页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27页 |
4.3 融资约束指数的建立 | 第27-29页 |
4.3.1 预分组指标选取 | 第27页 |
4.3.2 回归方法 | 第27-28页 |
4.3.3 回归结果 | 第28-2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0-40页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0-31页 |
5.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1页 |
5.3 模型与变量设计 | 第31-34页 |
5.3.1 模型建构 | 第31-32页 |
5.3.2 变量设计 | 第32-34页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5.5 R&D投资的融资约束检验 | 第36-37页 |
5.6 融资约束对R&D投资的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5.6.1 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 第37-38页 |
5.6.2 政府补助缓解融资约束的检验 | 第38-3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0-4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6.2 建议 | 第41-44页 |
6.2.1 完善信用体系,增强信息披露 | 第41页 |
6.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补贴 | 第41-42页 |
6.2.3 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第42页 |
6.2.4 改善现金流管理状况,建立现金储备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