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论文写作框架 | 第11-13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精益化管理 | 第13-17页 |
2.1.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 第13页 |
2.1.2 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3-15页 |
2.1.3 精益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 设备管理 | 第17-21页 |
2.2.1 设备管理的内涵 | 第17页 |
2.2.2 设备管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3 设备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3 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现状分析 | 第21-35页 |
3.1 A煤矿情况简介 | 第21页 |
3.2 A煤矿组织形式 | 第21-23页 |
3.3 连掘一队概况 | 第23-29页 |
3.3.1 连掘一队人员构成 | 第23-24页 |
3.3.2 连掘一队生产组织形式 | 第24-25页 |
3.3.3 连掘一队设备配套情况 | 第25-27页 |
3.3.4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生产工艺 | 第27-29页 |
3.4 连掘一队设备开机率现有水平及对标分析 | 第29页 |
3.5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35页 |
3.5.1 连掘一队掘进设备开机率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方法及过程 | 第30页 |
3.5.2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页 |
3.5.3 检修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5.4 生产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5.5 故障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4.1 开机率低的鱼骨原因图 | 第35页 |
4.2 检修组织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4.3 生产组织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4.4 故障处理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5 连掘一队连采设备开机率提升对策 | 第38-63页 |
5.1 检修组织方面的对策 | 第38-49页 |
5.1.1 明确检修班人员责任分工 | 第38-40页 |
5.1.2 合理安排检修时间 | 第40-41页 |
5.1.3 完善日常检修标准 | 第41-44页 |
5.1.4 编制标准作业流程 | 第44-49页 |
5.1.5 优化支护工艺 | 第49页 |
5.2 生产组织方面的对策 | 第49-54页 |
5.2.1 明确交接班程序 | 第49-50页 |
5.2.2 对检查人员进行编组优化 | 第50-51页 |
5.2.3 优化循环进尺 | 第51-52页 |
5.2.4 优化进刀工艺 | 第52-53页 |
5.2.5 加强工程质量管控 | 第53-54页 |
5.3 故障处理方面的对策 | 第54-63页 |
5.3.1 借助科学手段预防故障发生 | 第54-56页 |
5.3.2 明确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 | 第56-57页 |
5.3.3 明确工器具储备标准 | 第57-59页 |
5.3.4 完善材料及配件提报程序及考核标准 | 第59页 |
5.3.5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 第59页 |
5.3.6 建立故障追查总结制度 | 第59-63页 |
6 连掘一队开机率提升对策实施建议 | 第63-67页 |
6.1 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精益化领导小组 | 第63页 |
6.2 组织精益化培训 | 第63-64页 |
6.3 制定考核激励办法 | 第64-67页 |
7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7页 |
7.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