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页 |
第一章 本体论 | 第12-37页 |
第一节 推定术语及其概念 | 第13-18页 |
一、推定的概念语境 | 第13-16页 |
二、推定的内涵与本质 | 第16-17页 |
三、推定的外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推定的分类 | 第18-24页 |
一、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 | 第19-20页 |
二、可反驳推定与结论性推定 | 第20-21页 |
三、自然推定与人造推定 | 第21-22页 |
四、有利于被告的推定与不利于被告的推定 | 第22-23页 |
五、思想→行为、行为→思想、行为→行为的推定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相关术语的重识 | 第24-30页 |
一、推定与推论 | 第24页 |
二、推定与类推 | 第24-26页 |
三、法律推定与法律拟制 | 第26-28页 |
四、推定与司法认知 | 第28-30页 |
第四节 推定的理论基础 | 第30-37页 |
一、哲学基础 | 第30-32页 |
二、逻辑学基础和数学概率理论 | 第32-33页 |
三、心理学基础 | 第33-34页 |
四、刑事法学基础 | 第34-35页 |
五、证据科学基础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效果论 | 第37-65页 |
第一节 实用主义——从经验法则走向法律规定 | 第37-41页 |
一、实用主义与经验法则 | 第37-39页 |
二、实用主义与政策立法 | 第39-40页 |
三、司法与立法的连续性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法律推定之立法效用 | 第41-53页 |
一、关于“明知”的推定 | 第42-44页 |
二、关于持有型犯罪与英美法上的”Possession” | 第44-46页 |
三、关于目的犯的推定问题 | 第46-47页 |
四、刑事责任主体资格中的推定 | 第47-49页 |
五、共同犯罪中的推定问题 | 第49-51页 |
六、刑事诉讼法中的推定规则 | 第51-53页 |
第三节 事实推定之利弊实效 | 第53-61页 |
一、故意杀人与伤害的认定和英美法谋杀罪中的恶意推定 | 第54-56页 |
二、正当防卫规则 | 第56-58页 |
三、被害人承诺理论 | 第58-59页 |
四、认识错误中的事实推定 | 第59-61页 |
第四节 价值观对比——额外价值 | 第61-65页 |
一、从非法持有枪支罪说开去 | 第61-62页 |
二、主观方面推定的报应与功利倾向 | 第62-64页 |
三、不主张之推定 | 第64-65页 |
第三章 应用论 | 第65-90页 |
第一节 来自波斯纳的警告 | 第65-69页 |
一、法律的语境与哲学的语境 | 第66-67页 |
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界限 | 第67页 |
三、实用主义的效果实验:事实推定的真正争议 | 第67-69页 |
第二节 刑事推定的原则 | 第69-71页 |
一、推定规则的制定原则 | 第69-70页 |
二、推定规则的适用原则 | 第70-71页 |
第三节 以刑事推定为逻辑起点的刑事证明责任理论进路 | 第71-76页 |
一、提出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的分水岭——推定的语境 | 第72-73页 |
二、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推定机理 | 第73-74页 |
三、刑事推定对于推进立法技术与案例指导制度的要求 | 第74-76页 |
第四节 误用推定规则的原因与逻辑谬误分析 | 第76-80页 |
一、诉诸情感与诉诸同情的谬误 | 第77页 |
二、诉诸不当权威的谬误 | 第77-78页 |
三、诉诸无知的谬误与诉诸真诚的谬误 | 第78-79页 |
四、诉诸希望、奉承、地位、大流 | 第79页 |
五、违反逻辑基本规则 | 第79-80页 |
第五节 不利于被告人的推定的适用与救济 | 第80-86页 |
一、合法反驳程序 | 第80-82页 |
二、基于实体性制裁的救济 | 第82-83页 |
三、基于程序性制裁的救济 | 第83-84页 |
四、无害错误规则——刑事推定救济的例外 | 第84-86页 |
第六节 无罪推定的伦理学本质与疑罪处理新探 | 第86-90页 |
一、伦理学视野下的无罪推定原则 | 第86-88页 |
二、刑事推定语境下的疑罪处理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后记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