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亲属相隐制度与我国证据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页
一、 “亲属相隐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的发展沿袭历程第7-12页
    (一) 我国古代社会的“亲属相隐制度”第8-10页
        1. 先秦时期:“亲属相隐”思想的萌芽第8页
        2. 两汉时期:“亲亲相隐制度”的形成第8-9页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属相隐制度”虽受战乱冲击但仍有所发展第9页
        4. 隋唐时期:“亲属相隐制度”步入了成熟与完备时的期第9-10页
        5. 宋元明清时期:“亲属相隐制度”以唐律为蓝本并有一定的发展第10页
    (二) 我国近代社会--清末民初时期:“亲属相隐制度”实现了从义务到了权利的转变第10-11页
    (三) 我国近代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11-12页
        1. 建国后至 2012 年 3 月 14 日前第11页
        2. “亲属相隐制度”的现状第11-12页
二、 中外亲属相隐制度的比较第12-15页
    (一) 国外现代法律对基于亲属身份而获得某些亲属特权的确认第12-14页
        1. 受中华法系影响的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典第12-13页
        2. 欧洲大陆法系第13页
        3. 英美法系第13-14页
    (二) 我国“亲属相隐制度”与西方国家法学中特免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14-15页
        1. 相同之处第14页
        2. 不同之处第14-15页
三、 “亲属相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第15-17页
    (一) “亲属相隐制度”基于人类的天性,与人们的本性是相符的第15页
    (二) “亲属相隐制度”对法律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是有利的第15-16页
    (三) “亲属相隐制度”有利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第16页
    (四) “亲属相隐制度”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第16-17页
四、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引入“亲属相隐制度”的构想与我国证据制度的完善第17-22页
    (一) 我国法学界对“亲亲相隐制度”存在的争论第17-18页
    (二)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引入“亲亲相隐制度”的构想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第18-19页
    (三) 关于不适用亲属相隐制度的情况第19-22页
结语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4页
致谢第24页

论文共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假身份登记结婚后下落不明的受害方救济途径探析
下一篇: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20世纪艺术家个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