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由一起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结婚登记的内涵及法律性质 | 第11-15页 |
2.1 结婚登记的内涵 | 第11页 |
2.2 结婚登记的法律性质—同时具备公法属性和私法属性 | 第11-15页 |
2.2.1 结婚登记的公法属性 | 第11-13页 |
2.2.2 结婚登记的私法属性 | 第13-15页 |
第三章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法律效力及其法律性质 | 第15-18页 |
3.1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法律效力 | 第15-16页 |
3.1.1 有效说 | 第15页 |
3.1.2 无效说 | 第15-16页 |
3.1.3 可撤销说 | 第16页 |
3.2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法律性质—属于结婚登记瑕疵 | 第16-18页 |
3.2.1 结婚登记瑕疵的含义 | 第16页 |
3.2.2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法律性质 | 第16-18页 |
第四章 我国对于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4.1 婚姻登记机关的困境 | 第18页 |
4.2 司法判决的尴尬 | 第18-19页 |
4.3 诉讼期限的限制 | 第19-20页 |
第五章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后下落不明的受害方救济途径探析 | 第20-24页 |
5.1 行政救济途径—构建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补正制度 | 第20-22页 |
5.1.1 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补正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0-21页 |
5.1.2 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补正制度的制度构想 | 第21-22页 |
5.2 民事救济途径—构建婚姻关系是否成立的审查制度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