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简介 | 第13-17页 |
1.2.1 电磁感应方式 | 第14-15页 |
1.2.2 磁耦合谐振方式 | 第15页 |
1.2.3 微波方式 | 第15-16页 |
1.2.4 电场耦合方式 | 第16页 |
1.2.5 激光方式 | 第16-17页 |
1.2.6 超声波方式 | 第17页 |
1.3 三种常见WPT技术对比 | 第17-18页 |
1.4 磁耦合谐振WPT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1.4.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8-2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原理与系统建模 | 第25-40页 |
2.1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构成与原理 | 第25-27页 |
2.1.1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构成 | 第25-26页 |
2.1.2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2 基于CMT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模型 | 第27-35页 |
2.2.1 LC谐振基础分析 | 第27-29页 |
2.2.2 耦合谐振电路分析 | 第29-32页 |
2.2.3 基于CMT的完整磁耦合谐振WPT系统模型 | 第32-35页 |
2.3 基于电路理论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模型 | 第35-38页 |
2.4 基于CMT与电路理论两种模型之间的对等性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磁耦合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 | 第40-52页 |
3.1 频率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3.1.1 自谐振频率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1.2 输入电源工作频率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 负载阻值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1 负载变化对功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负载变化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3 最大功率负载点与最大效率负载点的关系 | 第45页 |
3.3 耦合系数对系统的影响及频率分裂现象 | 第45-51页 |
3.3.1 传输距离及线圈方向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2 耦合系数对系统影响及频率分裂现象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设计 | 第52-62页 |
4.1 磁耦合谐振WPT硬件系统构成 | 第52页 |
4.2 发送端高频逆变电路设计 | 第52-59页 |
4.2.1 高频逆变电路的选型 | 第52-54页 |
4.2.2 非对称半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54-56页 |
4.2.3 逆变电路器件参数选择 | 第56-59页 |
4.3 接收端电路设计 | 第59-61页 |
4.3.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第59页 |
4.3.2 功率控制DC/DC设计 | 第59-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62-73页 |
5.1 非对称半桥开关管ZVS开通的实现 | 第63页 |
5.2 负载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实验 | 第63-64页 |
5.3 传输距离对系统的影响实验 | 第64-65页 |
5.4 线圈横向偏移对系统的影响实验 | 第65-66页 |
5.5 线圈传输角度对系统的影响实验 | 第66-67页 |
5.6 频率特性实验 | 第67-69页 |
5.7 Buck电路恒流/恒压输出实验 | 第69-70页 |
5.8 磁耦合谐振WPT穿透性实验 | 第70-72页 |
5.8.1 非金属材料穿透性实验 | 第70页 |
5.8.2 金属障碍物穿透性实验 | 第70-7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