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8-9页 |
1.3 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1.3.1 光伏效应 | 第9页 |
1.3.2 太阳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9-10页 |
1.4 太阳电池的应用 | 第10-11页 |
1.5 薄膜太阳电池的分类 | 第11-14页 |
1.5.1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 第11页 |
1.5.2 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电池 | 第11-12页 |
1.5.3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 | 第12页 |
1.5.4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 | 第12-13页 |
1.5.5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 第13页 |
1.5.6 钙钛矿太阳电池 | 第13-14页 |
1.6 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电池 | 第14-17页 |
1.6.1 CZTSSe薄膜简介 | 第14-15页 |
1.6.2 CZTSSe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组成 | 第15-16页 |
1.6.3 蒸发法制备CZTSSe薄膜电池的现状问题 | 第16-17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CZTSSe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 第18-26页 |
2.1 CZTSSe薄膜的真空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2.1.1 真空蒸发法 | 第18-19页 |
2.1.2 真空反应溅射法 | 第19-20页 |
2.2 CZTSSe薄膜的非真空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2.2.1 肼溶液的墨水涂覆法 | 第20页 |
2.2.2 电化学沉积的后硒化法 | 第20页 |
2.2.3 溶胶-凝胶后硒化法 | 第20-21页 |
2.3 CZTSSe薄膜的表征 | 第21-25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1-22页 |
2.3.2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 | 第22-23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3页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第23-24页 |
2.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源共蒸发法制备CZTSSe薄膜 | 第26-38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CZTSSe形成过程的反应化学分析 | 第26-27页 |
3.3 CZTSSe太阳电池的吸收层薄膜制备 | 第27-37页 |
3.3.1 低温一步法制备CZTSSe太阳电池的吸收层薄膜 | 第28-31页 |
3.3.2 高温一步法制备CZTSSe太阳电池的吸收层薄膜 | 第31-33页 |
3.3.3 先低温后高温两步法制备CZTSSe薄膜 | 第33-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退火对CZTSSe薄膜的影响 | 第38-51页 |
4.1 前言 | 第38页 |
4.2 不同退火温度对 CZTSSe 薄膜的影响 | 第38-43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2 CZTSSe薄膜组份分析 | 第39页 |
4.2.3 CZTSSe薄膜形貌分析 | 第39-42页 |
4.2.4 CZTSSe薄膜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4.3 不同退火气氛对薄膜的影响 | 第43-49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4.3.2 CZTSSe薄膜组份分析 | 第43-44页 |
4.3.3 CZTSSe薄膜形貌分析 | 第44-46页 |
4.3.4 CZTSSe薄膜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4.3.5 CZTSSe薄膜光电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低温后掺锡法制备CZTSSe薄膜 | 第51-57页 |
5.1 前言 | 第5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5.3 CZTSSe 薄膜组份分析 | 第52-53页 |
5.4 CZTSSe 薄膜形貌分析 | 第53-56页 |
5.5 CZTSSe 薄膜结构分析 | 第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