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游客感知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7页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5.1 地质公园 | 第17页 |
1.5.2 科普教育 | 第17页 |
1.5.3 旅游科普教育 | 第17页 |
1.5.4 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及其特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科普教育现状 | 第20-26页 |
2.1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2.1.2 自然环境 | 第20页 |
2.1.3 地质地貌背景 | 第20-21页 |
2.2 旅游开发现状 | 第21-23页 |
2.3 公园科普教育的现状 | 第23-26页 |
2.3.1 设计了系列科普线路 | 第23-24页 |
2.3.2 打造高素质的景区服务人员队伍 | 第24页 |
2.3.3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质遗迹解说系统 | 第24页 |
2.3.4 建设了专门的科普教育场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游客感知分析 | 第26-44页 |
3.1 地质公园科普教育游客感知测评体系构建 | 第26-28页 |
3.1.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26页 |
3.1.2 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26-27页 |
3.1.3 构建测评指标 | 第27-28页 |
3.2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第28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28页 |
3.2.2 问卷调查 | 第28页 |
3.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8-44页 |
3.3.1 信度与合理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2 游客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5页 |
3.3.3 龙虎山地质公园游客感知的分析 | 第35-37页 |
3.3.4 游客感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7-39页 |
3.3.5 游客感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9-44页 |
第四章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优化策略 | 第44-50页 |
4.1 优化旅游方式,促进科普教育快速发展 | 第44页 |
4.2 细分客源市场,开发差异化地质科普产品 | 第44-46页 |
4.2.1 细分客源 | 第44-45页 |
4.2.2 开发不同客源市场的科普产品 | 第45-46页 |
4.3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 | 第46页 |
4.4 完善地质场馆建设,带动科普教育发展 | 第46-47页 |
4.4.1 提高地质博物馆的外观吸引力 | 第46-47页 |
4.4.2 丰富地质博物馆展示内容 | 第47页 |
4.5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完善园区旅游服务 | 第47页 |
4.6 完善科普教育基地,注重体验活动设计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