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6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开发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 | 第10-13页 |
1.4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利用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4.1 陆地生物质热解 | 第13-19页 |
1.4.2 海洋生物质热解 | 第19-22页 |
1.4.3 其他非典型生物质热解 | 第22页 |
1.4.4 耦合热解技术 | 第22-2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3-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微藻/棕榈壳耦合热解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 第26-56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28页 |
2.2.2 测试方法 | 第28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54页 |
2.3.1 微藻/棕榈壳混合热解耦合失重特性 | 第28-41页 |
2.3.1.1 失重过程 | 第28-33页 |
2.3.1.2 失重速率 | 第33-37页 |
2.3.1.3 耦合特性 | 第37-41页 |
2.3.2 混合热解过程需热量特性 | 第41-50页 |
2.3.3 微藻/棕榈壳混合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50-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微藻/棕榈壳混合催化热解制备芳烃研究 | 第56-72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6页 |
3.2.2 催化剂制备 | 第56页 |
3.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56-57页 |
3.2.4 热解实验 | 第57页 |
3.2.5 热解产物分析 | 第57-5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3.3.1 混合热解催化剂的表征 | 第58-60页 |
3.3.1.1 酸性和酸量测定 | 第58-59页 |
3.3.1.2 物相分析 | 第59页 |
3.3.1.3 比表面积测试 | 第59-60页 |
3.3.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种类对于制备芳烃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3 不同条件下微藻/棕榈壳混合热解制备高收率芳烃 | 第61-66页 |
3.3.3.1 混合比例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3.2 热解温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3.3.3.3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4 微藻/核桃壳混合热解制备芳烃研究 | 第66-70页 |
3.3.4.1 混合比例的影响 | 第66-68页 |
3.3.4.2 热解温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4.3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69-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