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黑色金属论文--铁论文

黑龙江省二股铁多金属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第11-12页
    1.2 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第12页
    1.3 二股铁多金属矿田研究现状及问题第12-14页
    1.4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4页
    2.1 区域地层第16-19页
        2.1.1 下古生界第16页
        2.1.2 上古生界第16-17页
        2.1.3 中生界第17页
        2.1.4 新生界第17-19页
    2.2 区域岩浆岩第19-20页
    2.3 区域构造第20-22页
        2.3.1 褶皱构造第20-21页
        2.3.2 断裂构造第21-22页
    2.4 区域矿产第22-24页
第3章 矿田及矿床地质第24-34页
    3.1 矿田地质特征第24-28页
        3.1.1 矿田地层第24-25页
        3.1.2 矿田构造第25页
        3.1.3 矿田岩浆岩第25-28页
    3.2 二股矿田地质特征第28-34页
        3.2.1 矿体特征第28-30页
        3.2.2 矿石矿物组成第30-31页
        3.2.3 矿石结构构造第31页
        3.2.4 围岩蚀变第31-32页
        3.2.5 成矿期次第32-34页
第4章 二股矿田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第34-40页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4-36页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6-37页
    4.3 二股矿田成矿岩体成因讨论第37-40页
第5章 成矿年代学及构造环境判别第40-54页
    5.1 二股矿田成矿年代学第40-44页
        5.1.1 成矿岩体 U-Pb 年代学第40-43页
        5.1.2 二股东山辉钼矿模式年龄第43-44页
    5.2 岩体构造背景判别第44-47页
    5.3 岩体成岩作用第47-54页
        5.3.1 MME 包体地质特征第48-49页
        5.3.2 MME 包体地球化学特征第49-51页
        5.3.3 岩体成岩机制第51-54页
第6章 二股矿田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第54-60页
    6.1 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温度第54-57页
    6.2 矿床成因第57-58页
    6.3 成矿模式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图版及说明第67-7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建造的三维空间展布规律
下一篇:冰层回转钻进切削热分析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