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40页
    1.1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概述第13-34页
        1.1.1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进展第13-14页
        1.1.2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特点第14页
        1.1.3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机理第14-15页
        1.1.4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氧化剂第15-19页
        1.1.5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催化体系第19-34页
    1.2 氨基酸离子液体概述第34-39页
        1.2.1 氨基酸离子液体研究进展第34-35页
        1.2.2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合成第35-36页
        1.2.3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应用第36-39页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39-40页
2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40-59页
    2.1 引言第40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0-41页
    2.3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第41-45页
    2.4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45页
    2.5 氨基酸离子液体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45-47页
        2.5.1 氨基酸离子液体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第45页
        2.5.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第45-46页
        2.5.3 反应结果的测定第46-47页
    2.6 结果与讨论第47-58页
        2.6.1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测试第47-50页
        2.6.2 不同氨基酸离子液体在环戊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第50-52页
        2.6.3 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第52-55页
        2.6.4 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第55-56页
        2.6.5 催化剂[Pro]CF_3SO_3对其它环酮的影响第56-57页
        2.6.6 反应机理的探讨第57-58页
    2.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59-73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9-60页
    3.3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第60-63页
    3.4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63页
    3.5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63-64页
        3.5.1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第63-64页
        3.5.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第64页
        3.5.3 反应结果的测定第64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64-72页
        3.6.1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测试第64-67页
        3.6.2 不同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在环戊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第67-68页
        3.6.3 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第68-71页
        3.6.4 催化剂[ProC_1]NTf_2对其它环酮的影响第71-72页
    3.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4 氨基酸杂多酸盐的制备及其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73-90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3-74页
    4.3 氨基酸杂多酸盐的制备方法第74-78页
    4.4 氨基酸杂多酸盐的表征方法第78-79页
    4.5 氨基酸杂多酸盐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第79页
        4.5.1 氨基酸杂多酸盐催化环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第79页
        4.5.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第79页
        4.5.3 反应结果的测定第79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79-89页
        4.6.1 氨基酸杂多酸盐的结构表征第79-81页
        4.6.2 不同氨基酸杂多酸盐在环戊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第81-83页
        4.6.3 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第83-86页
        4.6.4 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第86-87页
        4.6.5 催化剂[Pro]H_2PW_(12)O_40对其它环酮的影响第87-89页
    4.7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ZnTe晶体的缺陷调控及电输运过程研究
下一篇:新型咪唑类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