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磷化钼及镍基双金属催化剂月桂酸甲酯加氢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生物柴油第10-13页
        1.2.1 第一代生物柴油第11-12页
        1.2.2 第二代生物柴油第12页
        1.2.3 第三代生物柴油第12-13页
    1.3 加氢脱氧第13-20页
        1.3.1 简述第13页
        1.3.2 生物脂类加氢脱氧路径第13-14页
        1.3.3 加氢脱氧催化剂第14-20页
    1.4 加氢异构第20-21页
    1.5 一步法加氢转化第21-22页
    1.6 类水滑石催化剂第22-23页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3-25页
        1.7.1 论文研究目的第23-24页
        1.7.2 论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25-26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26-29页
        2.3.1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6-27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7页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7-28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3.5 CO化学吸附第28页
        2.3.6 N_2物理吸附-脱附第28页
        2.3.7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8-29页
        2.3.8 H_2程序升温脱附(H_2-TPD)第29页
        2.3.9 热重分析(TG-DTA)第29页
        2.3.10 H_2化学吸附第29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9-33页
第3章 助剂(Ni、Ru、Pd、Pt)对MoP催化剂月桂酸甲酯加氢转化性能的影响第33-61页
    3.1 催化剂的制备第33-34页
    3.2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第34-47页
        3.2.1 H_2-TPR第34-36页
        3.2.2 XRD、TEM以及STEM面扫第36-41页
        3.2.3 XPS第41-44页
        3.2.4 CO化学吸附和结构性质第44-45页
        3.2.5 H_2-TPD第45-46页
        3.2.6 NH_3-TPD第46-47页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3.3.1 催化剂活性第48-49页
        3.3.2 产物选择性第49-54页
        3.3.3 脱氧途径第54-55页
        3.3.4 催化剂稳定性第55-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水滑石基Ni基双金属催化剂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性能的研究第61-83页
    4.1 催化剂的制备第61-63页
    4.2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第63-70页
        4.2.1 类水滑石前驱体的XRD第63-64页
        4.2.2 Ni_8MAl_3-LDO样品的XRD第64-66页
        4.2.3 Ni_8MAl_3-LDO样品的H_2-TPR第66-67页
        4.2.4 还原钝化后样品的XRD第67-69页
        4.2.5 H_2化学吸附第69-70页
    4.3 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与讨论第70-80页
        4.3.1 催化剂活性第70-72页
        4.3.2 产物选择性第72-79页
        4.3.3 双金属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第79-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5章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7页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载体制备方法对CuO/CeO2催化剂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金属助剂改性Ni/SiO2催化剂苯甲醚加氢脱氧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