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世界政治思想史论文

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西方妇女解放思想概况第15-20页
    一、妇女解放的内涵第15-16页
    二、妇女解放思想历程第16-18页
        (一) 形式之争:争得公民权利第16-17页
        (二) 内容之争:争取男女平等第17-18页
        (三) 批判之思:对形式与内容的省察第18页
    三、妇女解放思想现存的问题第18-20页
        (一) 妇女受压迫根源的争议第19-20页
        (二) 妇女解放途径的分歧第20页
第二章 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的前提性问题第20-28页
    一、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20-22页
        (一) 社会氛围自由化第21页
        (二) “消费社会”与“单向度社会”的形成第21-22页
        (三) 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第22页
    二、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2-26页
        (一) 继承发展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第23-24页
        (二) 批判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第24-25页
        (三) 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第25-26页
    三、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与马尔库塞思想体系的关系第26-28页
        (一) “奇妙的混合物”:马尔库塞思想体系简述第26-27页
        (二) 吸收与融合:马尔库塞思想体系对其妇女解放思想的支撑第27页
        (三) 拓展与超越: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对其思想体系的丰富第27-28页
第三章 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8-35页
    一、妇女解放的困境第28-31页
        (一) 单向度社会的陷阱:妇女解放自觉的丧失第28-29页
        (二) 消费社会的蒙蔽:妇女解放的符号化与形式化第29-31页
    二、妇女解放的目标第31-33页
        (一) 基本目标——争取政治解放第31-32页
        (二) 最终目标——实现社会解放第32-33页
    三、妇女解放的途径第33-35页
        (一) 构建“非压抑性现实原则”第33-34页
        (二) 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建立新社会第34页
        (三) 弘扬女性价值观第34-35页
第四章 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与后现代女权主义第35-42页
    一、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异军突起第36-38页
        (一) 后现代女权主义概况第36页
        (二) 后现代女权主义对现代妇女解放思想的挑战第36-38页
    二、后现代女权主义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一) 实现妇女真正解放与女性男性化的悖论第38-39页
        (二) 捍卫女性权利与避世激进的混淆第39页
    三、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对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修正第39-42页
        (一) 兼容性修正极端性第39-40页
        (二) 适用性修正特殊性第40-42页
第五章 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的贡献与不足第42-47页
    一、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的贡献第42-46页
        (一) 揭露“温馨奴役”、超越资本主义价值观第42-44页
        (二) 妇女解放途径创新第44页
        (三) 丰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第44-46页
    二、马尔库塞妇女解放思想的不足第46-47页
        (一) 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膨胀的自我意识第46页
        (二) 自由社会的“乌托邦”:现实可行性的缺乏第46-47页
        (三) 止步于理论的“空中楼阁”:实践的空白第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警务文员的职业责任
下一篇: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合法性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