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4页 |
1.4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4.1 城市绿地的概念 | 第14页 |
1.4.2 城市绿地分类 | 第14-16页 |
1.4.3 城市公园绿地概念 | 第16页 |
1.4.4 带状与线性概念辨析 | 第16-18页 |
2 城市绿地带状景观空间 | 第18-32页 |
2.1 城市带状公园及分类 | 第18-19页 |
2.1.1 城市带状公园概念及带状景观空间界定 | 第18页 |
2.1.2 带状公园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带状景观空间的研究背景 | 第19-27页 |
2.2.1 国外研究背景 | 第19-24页 |
2.2.2 国内研究背景 | 第24-27页 |
2.3 带状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2.3.1 带状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比例 | 第27页 |
2.3.2 带状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建设实例概况(表 2.2) | 第27-28页 |
2.4 城市带状景观空间特征 | 第28-31页 |
2.4.1 城市带状景观空间的线形场地特征 | 第28-30页 |
2.4.2 城市带状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特征 | 第30-31页 |
2.5 城市带状景观空间设计特点 | 第31-32页 |
2.5.1 序列式景观 | 第31页 |
2.5.2 综合性带状景观空间的独特性 | 第31-32页 |
3 景观韵律的研究 | 第32-40页 |
3.1 韵律的定义 | 第32-33页 |
3.1.1 韵律在一般范畴的定义 | 第32页 |
3.1.2 韵律在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中的定义 | 第32页 |
3.1.3 韵律在景观审美价值理论中的定义 | 第32-33页 |
3.2 韵律的运用 | 第33页 |
3.2.1 韵律运用的范围 | 第33页 |
3.2.2 韵律运用的分析 | 第33页 |
3.3 景观韵律与景观美学的联系 | 第33-35页 |
3.3.1 景观美学的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3.3.2 景观韵律与景观美的联系 | 第34页 |
3.3.3 景观韵律与景观美学审美之间的联系 | 第34-35页 |
3.4 景观韵律与环境心理学的联系 | 第35页 |
3.5 景观韵律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联系 | 第35-36页 |
3.6 景观韵律的分类 | 第36-40页 |
3.6.1 简单韵律 | 第36页 |
3.6.2 连续韵律 | 第36-37页 |
3.6.3 交替韵律 | 第37页 |
3.6.4 渐变韵律 | 第37-38页 |
3.6.5 起伏韵律 | 第38-39页 |
3.6.6 拟态韵律 | 第39-40页 |
4 韵律在带状景观中的运用 | 第40-54页 |
4.1 韵律在带状景观空间中运用的必然性 | 第40-41页 |
4.1.1 韵律在长轴方向设计中运用的必然性 | 第40页 |
4.1.2 韵律在短轴方向设计中运用的必然性 | 第40-41页 |
4.1.3 韵律在边界设计中运用的必然性 | 第41页 |
4.2 韵律在带状景观设计原则中的运用 | 第41-42页 |
4.2.1 整体性原则 | 第41-42页 |
4.2.2 特色性原则 | 第42页 |
4.3 韵律在带状景观空间布局中的运用 | 第42-47页 |
4.3.1 长轴 | 第44-45页 |
4.3.2 短轴 | 第45-46页 |
4.3.3 边界 | 第46-47页 |
4.4 韵律在带状空间中的运用 | 第47-50页 |
4.4.1 韵律在交通空间中的运用 | 第47-48页 |
4.4.2 韵律在绿化空间中的运用 | 第48-49页 |
4.4.3 韵律在开敞活动空间中的运用 | 第49-50页 |
4.4.4 韵律在水体空间中的运用 | 第50页 |
4.5 韵律在带状公园设计方法中的运用 | 第50-54页 |
4.5.1 视觉观感明显的景观元素简单韵律运用 | 第51页 |
4.5.2 组群景观结构的交替韵律的运用 | 第51页 |
4.5.3 带状景观空间段落序列感的渐变韵律的运用 | 第51页 |
4.5.4 带状景观中起伏韵律的运用 | 第51页 |
4.5.5 时间轴上动态韵律的运用 | 第51-54页 |
5 实例分析——西安环城公园 | 第54-80页 |
5.1 西安带状景观空间发展概况 | 第54-55页 |
5.1.1 古代发展概况 | 第54页 |
5.1.2 现代发展概况 | 第54-55页 |
5.2 西安环城公园带状景区组成概况 | 第55-64页 |
5.2.1 西安环城公园类别 | 第55-56页 |
5.2.2 西安环城公园带状景观区组成 | 第56-62页 |
5.2.3 西安环城公园带状景区价值分析 | 第62-64页 |
5.3 韵律在环城公园带状空间中的运用 | 第64-80页 |
5.3.1 环城公园带状景区在西安城市景观空间中的韵律 | 第64-65页 |
5.3.2 环城公园带状景区空间要素的韵律 | 第65-80页 |
6 论文结论及展望 | 第80-82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80-81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A: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
附录 B:图表附录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