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理论分析 | 第11-12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802.11 无线网络基础及 TCP/IP 协议简介 | 第14-24页 |
2.1 无线网络的类型 | 第14-15页 |
2.2 无线网络的通信 | 第15-16页 |
2.2.1 站点和 AP 的连接过程 | 第15页 |
2.2.2 AP 和分发系统的数据传输 | 第15-16页 |
2.3 802.11 无线网的帧格式 | 第16-18页 |
2.4 AP 的功能 | 第18-19页 |
2.5 TCP/IP 协议简介 | 第19-24页 |
2.5.1 TCP/IP 的分层 | 第19页 |
2.5.2 数据链路层 | 第19-20页 |
2.5.3 IP 协议 | 第20-21页 |
2.5.4 TCP/UDP 协议 | 第21-22页 |
2.5.5 应用层协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Vxworks 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 Tornado 简介 | 第24-28页 |
3.1 Vxworks 操作系统简介 | 第24-25页 |
3.1.1 Vxworks 的基本特点 | 第24页 |
3.1.2 Vxworks 操作系统的组成 | 第24-25页 |
3.2 开发工具 Tornado 简介 | 第25-28页 |
3.2.1 Tornado IDE 的主要组成 | 第26页 |
3.2.2 Tornado 的核心开发工具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网络重定向数据的分析及设计 | 第28-38页 |
4.1 四种通过 AP 的 HTTP 数据流分析 | 第28-34页 |
4.1.1 HTTP 域名直接访问报文分析 | 第29-30页 |
4.1.2 HTTP IP 直接访问报文分析 | 第30-31页 |
4.1.3 HTTP 域名代理访问报文分析 | 第31-32页 |
4.1.4 HTTP IP 代理访问报文分析 | 第32-34页 |
4.2 与 DNS 报文有关的设计思路 | 第34页 |
4.2.1 修改 DNS 查询报文中的 URL 字段 | 第34页 |
4.2.2 发送重定向页面的 DNS 应答 | 第34页 |
4.3 与 HTTP 数据报文有关的设计思路 | 第34-35页 |
4.3.1 用地址映射表来处理 HTTP 数据 | 第34-35页 |
4.3.2 HTTP 应答数据报文中插入页面跳转指令 | 第35页 |
4.4 网络重定向的详细设计 | 第35-38页 |
4.4.1 修改 DNS 查询报文中的 URL 字段的实现 | 第35-36页 |
4.4.2 HTTP 应答数据报文中插入页面跳转指令的实现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网络重定向的测试与实现 | 第38-44页 |
5.1 逻辑代码 | 第38-41页 |
5.1.1 修改 DNS 查询报文中的 URL 字段的逻辑代码 | 第38-39页 |
5.1.2 HTTP 应答数据报文中插入页面跳转指令的逻辑代码 | 第39-41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41-44页 |
5.2.1 代码级测试 | 第41页 |
5.2.2 黑盒测试 | 第41-44页 |
第六章 关键节点与网络模拟相关技术 | 第44-54页 |
6.1 关键节点的概念 | 第44-45页 |
6.2 关键节点的属性特征 | 第45-46页 |
6.2.1 流量因子 | 第45页 |
6.2.2 桥接因子 | 第45-46页 |
6.2.3 汇聚因子 | 第46页 |
6.3 关键节点的判定方式 | 第46-48页 |
6.3.1 能量模式判定 | 第47-48页 |
6.3.2 在连通图中判定关键节点 | 第48页 |
6.4 网络仿真模拟器 | 第48-49页 |
6.5 NS-2 功能分析 | 第49-51页 |
6.6 Tcl 与 Otcl 介绍 | 第51-54页 |
第七章 模拟仿真 | 第54-66页 |
7.1 模拟环境 | 第54-55页 |
7.2 系统建模 | 第55页 |
7.3 模拟过程及结果的分析 | 第55-66页 |
7.3.1 定义 sink 节点 | 第56-57页 |
7.3.2 定义普通节点 | 第57-59页 |
7.3.3 创建模拟过程 | 第59-60页 |
7.3.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