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成因论文

甘肃北山地区两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因与成矿潜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21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2-17页
        1.2.1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其成矿研究第12-14页
        1.2.2 北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及其成矿研究第14-17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实验方案第18页
    1.5 主要工作量第18-19页
    1.6 取得的主要进展第19-21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1-29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21-23页
    2.2 区域地层概况第23-26页
    2.3 岩浆岩第26-27页
    2.4 区域矿产第27-29页
第三章 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分布特征第29-34页
第四章 三个井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第34-59页
    4.1 岩体地质特征第34-38页
    4.2 主要造岩矿物成分特征第38-39页
    4.3 造岩矿物形成温度第39-46页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46-51页
        4.4.1 主量元素特征第46页
        4.4.2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6-51页
    4.5 岩石成因探讨第51-58页
        4.5.1 蚀变影响第51页
        4.5.2 同化混染第51-53页
        4.5.3 分离结晶第53-55页
        4.5.4 原生岩浆性质第55-56页
        4.5.5 岩浆源区第56-58页
    4.6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骆驼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第59-84页
    5.1 岩体地质特征第59-60页
    5.2 主要造岩矿物成分特征第60-63页
    5.3 矿物结晶温度第63-70页
    5.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70-76页
        5.4.1 主量元素第70页
        5.4.2 稀土、微量元素第70-71页
        5.4.3 同位素特征第71-76页
    5.5 岩石成因探讨第76-83页
        5.5.1 同化混染作用第76-78页
        5.5.2 分离结晶第78-79页
        5.5.3 原生岩浆性质第79-80页
        5.5.4 岩浆源区第80-83页
    5.6 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研究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含矿性评价第84-94页
    6.1 成矿构造背景与岩体形成时代分析第84-86页
    6.2 岩体地质特征第86-88页
    6.3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88-89页
    6.4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89-91页
    6.5 标志性造岩矿物特征第91-92页
    6.6 岩浆源区第92页
    6.7 原生岩浆第92-93页
    6.8 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中小分子化合物对煤高温快速液化反应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雷达反演同化对台风蔷薇(2008)强度和路径预报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