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RFID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5-19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6-19页 |
第二章 RFID系统与概述 | 第19-29页 |
2.1 RFID的系统组成 | 第19-21页 |
2.1.1 阅读器 | 第19-20页 |
2.1.2 标签 | 第20页 |
2.1.3 服务器 | 第20-21页 |
2.2 RFID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3 RFID的技术标准 | 第22-24页 |
2.4 RFID应用的热点场景 | 第24-26页 |
2.5 RFID技术的优点与不足 | 第26-27页 |
2.5.1 RFID技术的优点 | 第26页 |
2.5.2 RFID技术的不足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RFID无线室内定位技术 | 第29-45页 |
3.1 几种常见的室内定位方法 | 第29-34页 |
3.1.1 红外线室内无线定位 | 第29-30页 |
3.1.2 超声波室内无线定位 | 第30页 |
3.1.3 蓝牙室内无线定位 | 第30-31页 |
3.1.4 ZigBee室内无线定位 | 第31-32页 |
3.1.5 WiFi室内无线定位 | 第32-33页 |
3.1.6 RFID室内无线定位 | 第33-34页 |
3.2 参数化的室内定位技术 | 第34-39页 |
3.2.1 TOA估计技术 | 第34-36页 |
3.2.2 TDOA估计技术 | 第36-37页 |
3.2.3 AOA估计技术 | 第37-38页 |
3.2.4 RSSI估计技术 | 第38-39页 |
3.3 非参数化的室内定位技术 | 第39-43页 |
3.3.1 信号强度指纹估计技术 | 第40页 |
3.3.2 基于数据内插的估计技术 | 第40-41页 |
3.3.3 图像指纹估计技术 | 第41-42页 |
3.3.4 基于空间谱指纹的估计技术 | 第42-43页 |
3.4 室内定位方案的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区域划分的局部更新指纹定位算法 | 第45-59页 |
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第45-46页 |
4.1.1 问题描述 | 第45-46页 |
4.1.2 问题分析 | 第46页 |
4.2 定位系统整体架构 | 第46-48页 |
4.3 RSSI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4.3.1 实验环境与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4.3.2 预处理 | 第49页 |
4.4 航标区划分与航标点选择 | 第49-55页 |
4.4.1 K-means聚类算法 | 第50-53页 |
4.4.2 航标区划分 | 第53-54页 |
4.4.3 航标点选择 | 第54-55页 |
4.5 有效性检测与局部更新 | 第55-56页 |
4.5.1 指纹有效性检测 | 第55-56页 |
4.5.2 局部更新数据库 | 第56页 |
4.6 WkNN匹配算法 | 第56-57页 |
4.6.1 最近邻算法 | 第57页 |
4.6.2 WkNN匹配算法 | 第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区域划分的局部更新指纹定位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59-69页 |
5.1 实验硬件设备 | 第59-60页 |
5.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5.2.1 聚类个数K的确定 | 第61页 |
5.2.2 最近邻个数k的确定 | 第61-62页 |
5.2.3 标签密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4 误差累计概率分布 | 第63-64页 |
5.2.5 定位稳定性比较 | 第64-65页 |
5.2.6 定位普适性比较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69-70页 |
6.2 所存问题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参与的项目、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