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型压滤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不同入料方式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3 压滤机群控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1.4 智能移动终端远控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压滤机入料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压滤机自动与群控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智能移动终端远控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压滤机入料方式仿真研究 | 第23-39页 |
2.1 APN18S6型压滤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3-26页 |
2.1.1 APN18S6型压滤机结构 | 第23-24页 |
2.1.2 APN18S6型压滤机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1.3 APN18S6型压滤机技术参数 | 第25-26页 |
2.2 基于Fluent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6-30页 |
2.2.1 滤室建模与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2.2.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27-30页 |
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2.3.1 上部入料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2.3.2 中部入料仿真分析 | 第32-34页 |
2.3.3 下部入料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2.4 三种入料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压滤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9-55页 |
3.1 压滤机运行情况 | 第39-40页 |
3.1.1 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9页 |
3.1.2 单台自动控制工艺过程 | 第39-40页 |
3.2 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40-45页 |
3.2.1 自动关闭过程 | 第40-41页 |
3.2.2 自动过滤过程 | 第41-42页 |
3.2.3 自动卸饼过程 | 第42-45页 |
3.3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 第45-50页 |
3.3.1 系统硬件组成 | 第45-48页 |
3.3.2 系统软件组成 | 第48-50页 |
3.4 通讯与组态界面 | 第50-52页 |
3.4.1 控制器与触摸屏通讯方式 | 第50-51页 |
3.4.2 压滤机组态界面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压滤机群控系统设计 | 第55-67页 |
4.1 压滤车间工艺流程和群控方式 | 第55-57页 |
4.1.1 工艺流程 | 第55-57页 |
4.1.2 群控方式 | 第57页 |
4.2 群控系统实现方式 | 第57-62页 |
4.2.1 车间设备的自动控制 | 第57-61页 |
4.2.2 群控系统通讯设计 | 第61-62页 |
4.3 群控系统组成 | 第62-66页 |
4.3.1 系统硬件组成 | 第62-64页 |
4.3.2 系统协同控制程序 | 第64-65页 |
4.3.3 系统通讯程序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基于云平台的远控系统设计 | 第67-83页 |
5.1 远控系统总体方案 | 第67-69页 |
5.1.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67-68页 |
5.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68页 |
5.1.3 用户权限设计 | 第68-69页 |
5.2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69-72页 |
5.2.1 智能网关的功能 | 第69-70页 |
5.2.2 智能网关选型 | 第70-72页 |
5.3 云平台介绍及组态 | 第72-79页 |
5.3.1 云计算服务模式 | 第72-73页 |
5.3.2 云平台功能 | 第73-74页 |
5.3.3 云平台Web组态及发布 | 第74-79页 |
5.4 系统整体结构和运行效果 | 第79-81页 |
5.4.1 压滤车间整体控制结构 | 第79-80页 |
5.4.2 运行效果 | 第80-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总结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