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碳税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碳减排是国家发展的国际需要 | 第10页 |
1.1.2 碳税是行之有效的碳减排措施 | 第10-11页 |
1.1.3 我国将实施碳税政策提上日程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碳税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碳税的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3.2 碳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 第13-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框架 | 第18-20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20-21页 |
1.5.1 创新点 | 第20页 |
1.5.2 难点 | 第20-21页 |
2 碳税的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2.1 碳税内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碳税与能源税的区别 | 第21-22页 |
2.1.2 碳税与碳排放交易的区别 | 第22页 |
2.2 征收碳税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2.2.2 负外部性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庇古税理论 | 第23页 |
2.2.4 “双重红利”理论 | 第23-24页 |
2.2.5 污染者负担原则 | 第24-25页 |
3 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第25-29页 |
3.1 开征碳税的国际经验 | 第25-26页 |
3.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3.3 我国实施碳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7-29页 |
3.3.1 我国实施碳税政策的必要性 | 第27页 |
3.3.2 我国实施碳税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4 区域划分与最优碳税税率设定 | 第29-37页 |
4.1 区域划分 | 第29-32页 |
4.2 最优碳税税率设定 | 第32-37页 |
4.2.1 最优碳税理论 | 第32-33页 |
4.2.2 最优碳税税率模型设定 | 第33-35页 |
4.2.3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定 | 第35-36页 |
4.2.4 我国各区域最优碳税税率 | 第36-37页 |
5 差别碳税政策的各区域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5.1 模型选择 | 第37-38页 |
5.2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5.3 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 第38-40页 |
5.3.1 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5.3.2 协整关系检验 | 第39页 |
5.3.3 模型设定 | 第39-40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