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第一节 议程建构效果 | 第13-20页 |
一、议程设置与议程建构 | 第13-15页 |
二、电视辩论与公众议程 | 第15-18页 |
三、政治传播与议程建构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媒体的党派属性与议程建构的持续效果 | 第20-24页 |
一、候选人与议程建构效果持续时间 | 第20-21页 |
二、媒体党派倾向与两层议程建构效果 | 第21-22页 |
三、政策与个人特质之争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情感属性、候选人差异与辩论议程建构效果差异 | 第24-26页 |
一、情感属性的传播差异 | 第24-25页 |
二、候选人个体差异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分析单元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变量与操作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1-51页 |
第一节 议程建构与居间政治 | 第31-40页 |
一、网民追随柯文哲议题情感属性建构失效 | 第31页 |
二、媒体追随柯文哲议题“连批柯”媒体无回应 | 第31-32页 |
三、辩论建构媒体议程能力优于对公众效果 | 第32-40页 |
第二节 党派倾向与媒体主动性 | 第40-48页 |
一、第一层建构效果短暂临近选举柯获蓝报支持 | 第40-42页 |
二、媒体议程与属性不完全受党派倾向左右 | 第42-47页 |
三、媒体和网民重个人特质轻政策议题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情感属性、候选人差异与辩论议程建构效果差异 | 第48-51页 |
一、情感属性的传播效果差异 | 第48-49页 |
二、候选人个体差异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1-59页 |
第一节 议程建构效果的复杂性 | 第51-53页 |
一、候选人琢磨不透的选民 | 第51页 |
二、被优势候选人形塑的媒体 | 第51-52页 |
三、政治组织、媒体、公众与居间政治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新闻生产中结构性因素的博弈 | 第53-56页 |
第三节 情感属性、候选人差异与议程建构效果 | 第56-59页 |
一、社会情境与负面信息的失效 | 第56-57页 |
二、候选人特殊性与台湾舆论环境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研究局限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