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交媒体惓怠的量表编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 社交媒体倦怠的内涵第15-20页
        2.1.1 社交媒体的界定第15页
        2.1.2 倦怠的定义及成因第15-17页
        2.1.3 社交媒体倦怠的定义第17-18页
        2.1.4 社交媒体倦怠的表现第18-20页
    2.2 社交媒体倦怠的测量第20-22页
        2.2.1 倦怠的测量第20-21页
        2.2.2 社交媒体倦怠的测量第21-22页
    2.3 研究问题第22-25页
3. 量表条目编制第25-31页
    3.1 深度访谈第25-28页
    3.2 条目编制第28页
    3.3 表面效度第28-31页
4. 量表信效度检验第31-47页
    4.1 预测试第31-38页
        4.1.1 项目分析第32-34页
        4.1.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4-37页
        4.1.3 信度分析(预测试)第37-38页
    4.2 正式测试第38-47页
        4.2.1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9-41页
        4.2.2 因子命名第41-43页
        4.2.3 信度分析(正式测试)第43页
        4.2.4 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第43-44页
        4.2.5 判别分析第44-45页
        4.2.6 量表的评分标准第45-47页
5. 综合讨论第47-51页
    5.1 研究小结第47-48页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48-51页
        5.2.1 研究局限第48-49页
        5.2.2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63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55-57页
    附录2: 全部题项及删改过程第57-61页
    附录3: 社交媒体倦怠量表第61页
    附录4: 效标量表BM(中英对照版)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红人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及其效果研究--以王思聪为例
下一篇:电视辩论的议程建构研究--基于2014年台北市长候选人电视辩论效果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