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GPS闪烁与不均匀体强度初步预报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电离层及其闪烁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电离层不均匀体强度研究动态 | 第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离层及闪烁理论描述 | 第15-23页 |
·电离层简介 | 第15-17页 |
·电离层形成 | 第15-16页 |
·电离层结构 | 第16-17页 |
·电离层闪烁理论 | 第17-20页 |
·相位屏理论 | 第17-20页 |
·宽带闪烁模型 | 第20页 |
·闪烁指数 | 第20-22页 |
·幅度闪烁指数 | 第21页 |
·相位闪烁指数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 | 第23-35页 |
·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 | 第23-24页 |
·太阳活动指数 | 第23页 |
·地磁活动指数 | 第23-24页 |
·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 | 第24-33页 |
·GPS 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简介 | 第26-28页 |
·闪烁发生的月统计和逐日变化 | 第28-30页 |
·闪烁随当地时间(Local time)变化 | 第30-31页 |
·闪烁发生与太阳和地磁活动联系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不均匀体强度反演方法比较 | 第35-55页 |
·不均匀体强度引入 | 第35-38页 |
·电离层不均匀体的反演方法 | 第38-43页 |
·功率谱反演不均匀体强度 | 第38-40页 |
·相位闪烁指数反演不均匀体强度 | 第40-41页 |
·幅度闪烁指数反演不均匀体强度 | 第41-43页 |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43-46页 |
·三种反演方法结果比较 | 第46-53页 |
·谱指数为实测时三种方法反演结果比较 | 第47-49页 |
·不同的谱指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相位闪烁发生时三种方法反演结果比较 | 第51-52页 |
·不均匀体强度反演方法选定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电离层不均匀体强度的初步预报 | 第55-63页 |
·内在因素对不均匀体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S_4 和θ对不均匀体强度随的影响 | 第55-56页 |
·θ对不均匀体强度的调制 | 第56页 |
·不均匀体强度值分布 | 第56-57页 |
·外在因素对不均匀体强度的影响 | 第57-62页 |
·电离层穿刺点地磁纬度的计算 | 第57-59页 |
·不均匀体强度随当地时间的变化 | 第59页 |
·不均匀体强度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 第59-60页 |
·不均匀体强度与地磁活动的联系 | 第60-61页 |
·不均匀体强度随地磁纬度的变化 | 第61页 |
·初步预报结果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束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