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电离层物理论文

地震和电离层异常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1-14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电离层探测基本原理介绍第16-34页
   ·引言第16页
   ·电离层简介第16-21页
     ·电离层的形成第16-18页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第18-20页
     ·电离层的异常现象第20-21页
   ·电离层波传播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A-H公式第21-22页
     ·相速度和群速度第22页
     ·相路径和群路径第22-23页
     ·临界频率第23页
   ·垂直入射探测第23-26页
     ·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第23-24页
     ·垂测电离图第24-26页
     ·电离层电子密度垂直剖面第26页
   ·斜向入射探测第26-32页
     ·斜传波理论第26-27页
     ·等效关系第27-28页
     ·抛物层理论第28-30页
     ·垂测h'(f) 曲线与斜测p'(f)曲线的关系第30-31页
     ·地磁场对电离图的影响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POLAN反演电离层垂直剖面第34-46页
   ·介绍第34页
   ·电离图的分析程序第34-38页
     ·分层方法第34-35页
     ·单一多项式方法第35-36页
     ·重叠多项式第36-37页
     ·最小二乘解第37-38页
   ·通用的公式化表示第38-43页
     ·概述第38-39页
     ·基本方程第39-40页
     ·计算虚高系数第40-41页
     ·计算群折射指数第41-43页
   ·数据定标和计算第43-45页
     ·数据定标第43-44页
     ·数值计算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电离层斜探测路径的射线追踪第46-62页
   ·引言第46-47页
   ·电离层模型第47-52页
     ·查普曼层(Chapman layer)第47页
     ·抛物层(QP)和准抛物层(QPS)第47-48页
     ·线性层第48页
     ·指数层第48-49页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第49页
     ·中国参考电离层(CRI)第49-50页
     ·多层准抛物电离层模型第50-52页
   ·不均匀分层的电离层模型第52-54页
   ·二维电离层的数值射线追踪方法第54-60页
     ·直接解微分方程第54-56页
     ·Runge-Kutta方法第56页
     ·不同模型电离层的射线追踪第56-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地震前电离层异常事例研究第62-76页
   ·前言第62页
   ·与地震相关的电离层f_0F_2 的变化第62-65页
     ·电离层F2 层临界频率F0F2 随时间的变化第63-64页
     ·电离层F2 层临界频率F0F2 在空间的变化第64-65页
   ·汶川地震发生前的电离层异常研究第65-73页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F2 层临界频率F0F2 随时间的变化第66-71页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F2 层临界频率F0F2 随时间的变化第71-73页
   ·全球部分地区地震的电离层前兆事例研究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束语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反演问题研究
下一篇:电离层GPS闪烁与不均匀体强度初步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