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及潜势预报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6-19页
    2.1 所用资料第16页
    2.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三章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分型及特征分析第19-32页
    3.1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统计分析第19-23页
        3.1.1 强对流天气的空间分布第19-20页
        3.1.2 强对流天气的年际变化第20-21页
        3.1.3 强对流天气的逐月变化第21-22页
        3.1.4 强对流天气的日变化第22-23页
    3.2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分型第23-30页
        3.2.1 I型槽后西北气流型第24-26页
        3.2.2 II型华北冷涡型第26-27页
        3.2.3 III型槽前西南气流型第27-29页
        3.2.4 IV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环境特征第32-43页
    4.1 新乡地区大气不稳定条件分析第32-34页
        4.1.1 假相当位温θse第32-33页
        4.1.2 对流有效位能CAPE第33-34页
    4.2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水汽条件第34-36页
        4.2.1 大气整层可降水量PW第34-35页
        4.2.2 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第35-36页
    4.3 新乡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动力条件第36-39页
        4.3.1 垂直速度和散度第36-38页
        4.3.2 垂直螺旋度第38-39页
    4.4 太行山地形对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五章 新乡地区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个例探讨第43-64页
    5.1 I型槽后西北气流型个例分析第43-48页
        5.1.1 天气实况第43-44页
        5.1.2 环流形势第44-45页
        5.1.3 探空分析第45页
        5.1.4 物理量场诊断第45-47页
        5.1.5 预报着眼点第47-48页
    5.2 II型华北冷涡型个例分析第48-52页
        5.2.1 天气实况第48-49页
        5.2.2 环流形势第49-50页
        5.2.3 探空分析第50页
        5.2.4 物理量场诊断第50-52页
        5.2.5 预报着眼点第52页
    5.3 III型槽前西南气流型个例分析第52-57页
        5.3.1 天气实况第53页
        5.3.2 环流形势第53-54页
        5.3.3 探空分析第54-55页
        5.3.4 物理量场诊断第55-57页
        5.3.5 预报着眼点第57页
    5.4 IV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个例分析第57-62页
        5.4.1 天气实况第57-58页
        5.4.2 环流形势第58-59页
        5.4.3 探空分析第59-60页
        5.4.4 物理量场诊断第60-62页
        5.4.5 预报着眼点第62页
    5.5 本章小节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64-68页
    6.1 全文总结第64-66页
    6.2 特色与创新点第66-67页
    6.3 存在问题与讨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渤海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研究
下一篇:全球旱地1948-2008年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