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NDFlash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国内外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的发展 | 第11-14页 |
1.1.1 国外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1页 |
1.1.2 国内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在我国的现状 | 第12-13页 |
1.1.4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概述 | 第17-21页 |
2.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构成 | 第17-18页 |
2.2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总体设计 | 第21-30页 |
3.1 总体设计概述 | 第21-22页 |
3.2 终端的主要功能 | 第22-28页 |
3.2.1 数据采集功能 | 第23-24页 |
3.2.2 数据存储管理功能 | 第24页 |
3.2.3 控制功能 | 第24-27页 |
3.2.4 保电、剔除和安全保护功能 | 第27页 |
3.2.5 交流采样功能 | 第27页 |
3.2.6 中文信息 | 第27页 |
3.2.7 软件升级功能 | 第27-28页 |
3.2.8 本地显示功能 | 第28页 |
3.3 终端内部架构 | 第28-29页 |
3.3.1 主控模块 | 第28页 |
3.3.2 显示模块 | 第28页 |
3.3.3 输入输出模块 | 第28-29页 |
3.3.4 交流采样模块 | 第29页 |
3.3.5 通信模块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终端数据管理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56页 |
4.1 嵌入式文件系统设计方案 | 第30-38页 |
4.1.1 NAND Flash 介绍 | 第31-35页 |
4.1.2 嵌入式文件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5-38页 |
4.2 嵌入式文件系统应用 | 第38-39页 |
4.3 文件系统接口函数程序设计 | 第39-55页 |
4.3.1 文件系统初始化函数 | 第40-43页 |
4.3.2 文件系统格式化函数 | 第43-45页 |
4.3.3 文件系统目录项创建函数 | 第45-47页 |
4.3.4 文件系统文件写入函数 | 第47-50页 |
4.3.5 文件系统文件读取函数 | 第50-53页 |
4.3.6 文件系统文件指针偏移函数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实现与应用 | 第56-70页 |
5.1 终端特性 | 第57页 |
5.2 终端硬件实现 | 第57-61页 |
5.2.1 主控模块 | 第58-59页 |
5.2.2 交流采样模块 | 第59页 |
5.2.3 输入输出模块 | 第59-60页 |
5.2.4 显示模块 | 第60页 |
5.2.5 通信模块 | 第60页 |
5.2.6 电源模块 | 第60-61页 |
5.3 终端软件实现 | 第61-68页 |
5.3.1 主要软件模块实现 | 第63-67页 |
5.3.2 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 第67-68页 |
5.4 终端的工作过程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运行与测试 | 第70-74页 |
6.1 终端检测 | 第70-72页 |
6.1.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第70页 |
6.1.2 浪涌抗扰性试验 | 第70-71页 |
6.1.3 电快速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 第71-72页 |
6.2 性能评价 | 第72-7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总结 | 第74页 |
7.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