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1.1 前言 | 第7-8页 |
1.2 高温煤气脱硫剂 | 第8-14页 |
1.2.1 铁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9-10页 |
1.2.2 钙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10-11页 |
1.2.3 锌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11-12页 |
1.2.4 铜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12页 |
1.2.5 锰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12-13页 |
1.2.6 铈系氧化物脱硫剂 | 第13-14页 |
1.3 载体对脱硫剂的影响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6-24页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6-17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1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2 脱硫剂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1 载体的制备 | 第17页 |
2.2.2 脱硫剂的合成 | 第17-18页 |
2.3 脱硫剂的表征 | 第18-21页 |
2.3.1 脱硫剂的程序升温技术 | 第18页 |
2.3.2 BET 表征 | 第18-19页 |
2.3.3 XRD 表征 | 第19-20页 |
2.3.4 XPS 表征 | 第20页 |
2.3.5 TGA 表征 | 第20页 |
2.3.6 HRTEM 表征 | 第20页 |
2.3.7 脱硫剂活性测试 | 第20-21页 |
2.3.8 脱硫剂的再生 | 第21页 |
2.4 碘量法 | 第21-24页 |
2.4.1 碘量法原理 | 第21-22页 |
2.4.2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4.3 H_2S 含量的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53页 |
3.1 BET 表征 | 第24-28页 |
3.1.1 镧系脱硫剂 | 第24-26页 |
3.1.2 钐系脱硫剂 | 第26-28页 |
3.2 XRD | 第28-30页 |
3.3 XPS | 第30-34页 |
3.4 H_2-TPR | 第34-36页 |
3.5 C0_2-TPD | 第36-37页 |
3.6 脱硫剂的活性测试 | 第37-44页 |
3.6.1 镧系脱硫剂 | 第37-41页 |
3.6.1.1 温度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6.1.2 气体组分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1.3 载体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6.1.4 脱硫-再生循环测试 | 第40-41页 |
3.6.2 钐系脱硫剂 | 第41-44页 |
3.6.2.1 空速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2.2 气体组分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2.3 脱硫-再生循环测试 | 第43-44页 |
3.7 热重分析(TG) | 第44-48页 |
3.8 TEM | 第48-53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