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概述 | 第9-23页 |
1.1 钼及辉钼精矿简介 | 第9-10页 |
1.2 辉钼精矿氧化焙烧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辉钼矿氧化焙烧时的各种反应过程 | 第10-12页 |
1.2.2 反应动力学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3 辉钼精矿氧化焙烧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1.3.1 回转窑焙烧焙烧工艺 | 第14-15页 |
1.3.2 多膛炉焙烧工艺 | 第15-17页 |
1.3.3 流态化焙烧工艺 | 第17-19页 |
1.3.4 其它焙烧方法 | 第19页 |
1.3.5 辉钼精矿氧化焙烧工艺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2.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3-30页 |
2.1 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第23-26页 |
2.1.1 含油水率及粒度分布 | 第23页 |
2.1.2 原料的化学组成 | 第23-24页 |
2.1.3 原料的微观形貌 | 第24-25页 |
2.1.4 原料的热分析 | 第25-26页 |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26-27页 |
2.3 钼和硫的化学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3.1 钼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2.3.2 硫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3. 钼精矿模拟悬浮态焙烧试验 | 第30-45页 |
3.1 悬浮态试验原理及装置 | 第30-31页 |
3.2 A矿的模拟悬浮态焙烧试验 | 第31-42页 |
3.2.1 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3.2.2 氧含量对A矿焙烧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3 焙烧时间对A矿焙烧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4 温度对A矿焙烧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5 A矿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和选优 | 第39-42页 |
3.3 B矿的模拟悬浮态焙烧试验 | 第42-44页 |
3.3.1 试验方法及试验方案 | 第42页 |
3.3.2 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B矿焙烧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4. 辉钼精矿半工业化试验研究 | 第45-59页 |
4.1 半工业化试验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4.2 探索性试验及试验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 第46-48页 |
4.3 辉钼精矿焙烧试验 | 第48-52页 |
4.3.1 试验操作流程 | 第49页 |
4.3.2 B辉钼精矿焙烧试验 | 第49-52页 |
4.3.3 A矿焙烧试验 | 第52页 |
4.4 半工业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4.4.1 不同焙烧温度下B矿焙烧效果的分析 | 第52-55页 |
4.4.2 不同焙烧温度下A矿焙烧效果的分析 | 第55-56页 |
4.5 两种不同辉钼精矿焙烧工艺参数的差异性分析 | 第56-58页 |
4.6 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